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设计活动 > 内容页

关于图像空间的东、西方性比较

来源:新浪家居 作者:叶铮 时间:2019-10-24 09:16:54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一时间,东方、传统成了一张时髦的标签。那么,究竟何为“东方性”!

一时间,东方、传统成了一张时髦的标签。那么,究竟何为“东方性”!

东方性,其本质是对“品”与“格”的信仰。若一人之品、之格不东方,那么亦就无所谓其作品的东方性。

东方性,是“谦和”、“隐逸”、“平朴”,是“节制”、“本真”、“自然”;东方性,无做作、不刻意、拒表演。

如果没有如上品性,就谈不上东方性。如若刻意表演仿制这些品性特征,同样只是伪东方!  

归根结蒂,东方性是一种对生存的信仰及宇宙的态度,有着抑制欲望放大的作用,近乎一种文化宗教。

就如一个内心没有真正信仰的人,不论是走进教堂、还是庙宇,亦不论他如何自祤与表演,终究与此无缘。

 


一、为何产生东方性研究 


      对“东方性”的思考,始于近年来设计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追寻的热潮,始于对何为 “东方性”的追问。

      但,整个设计界,乃至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几乎习惯性的又落回到具体地理学与历史学范畴。由于种种因素,文化断层使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研究,在当下的环境下,明显陷入惯性思考的瓶颈。如果参照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国作为比较,则更加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一种置身文化重围的失重和桎梏,以至于在现代性语境下,对如何发展传统文化产生迷茫。

      选择“东方性”的研究,目的正是使得处在迷茫中对“中国性”的研究打开一扇窗, 将当下的设计视角融入到更为开阔的现代语境与意识中,继而站在全球化视野,谋求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下设计中的发展突破。

      由此,对东方性的研究离开了受地域限制的文化符号与表象认识的制约,离开了地理学与历史学的思维惯性, 进入到一个更为宏大抽象的集体文化性认识。

 

二、基于图像比较的东、西方研究 


      任何图像的产生,背后均有对应的思想基础与文化背景。

      在此,出于视觉表象的专业特点,针对艺术领域,尤其是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选择将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建立在大量图片比较的基础上,并从中提炼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形象特质与精神特质。当然,如此通过图像比较的方式必然带有相当的个人主观性与差异,但随着被判断图片数量的持续增加,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冲突与问题纠缠, 使得判断的主观性会相应降低,并逐渐从表象解读的制约中进入到更为深层的认知判断, 结果就是不断的出现新的质疑,又不断修正那些已经形成的答案,使得对东、西方的认知观点逐步趋向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而建立在图像比较法基础上所形成的结论,同样又作为进一步面对继续设计创作的指导思想,完成从图像中来到图像中去的专业循环与提升,由此不断梳理出东、西方文化天性之下,图形意象文化的多重差异。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