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断崖式下跌!建筑业农民工两年减少近千万人
来源:中华建筑报    时间:2024-05-15 10:47:14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透露了农民工就业方向的历史性变化。

  由于楼市低迷,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从2021年的5557.7万人,减少到了2023年的4582万人。两年间减少了975.7万人。

  其中仅2022年到2023年的1年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就减少了650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

  下图是2023年和2022年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2023年在建筑业就业的人占比为15.4%,而2022年为17.7%。

  最近几年,农民工从事建筑业比例最高的年份是2021年,达到了19%。2021年的农民工总人数为29251万人。

  可以计算出,2021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为5557.7万人,而2023年为4582万人,两年间减少了975.7万人。

  2021年正是房地产出现拐点的年份,恒大等房企暴雷,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

  虽然过去两年政府在大基建上发力,确保了建筑行业的开工规模,但房地产的拐点还是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从事这个行业的农民工两年之间减少了957.7万人。

  这近1000万农民工到哪里就业去了?

  下图是2021年农民工行业分布情况。

  跟2023年对比一下,可以发现:从事建筑业的占比减少了3.6个百分点,从事制造业的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上升了2.9个百分点,从事第一产业的上升了0.2个百分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2022年还是2023年,对于农民工来说,从事建筑行业的平均收入最高,其他行业都无法跟建筑业相比。

  这意味着,970多万农民工从薪酬较高的建筑业,转向了薪酬相对较低的其他行业。

  下面是农民工从事建筑行业在历年的占比情况:

  2008年 占比 13.8%

  2009年 占比 15.2%

  2010年 占比 16.1%

  2011年 占比 17.7%

  2012年 占比 18.4%

  2013年 占比 22.2%

  2014年 占比 22.3%

  2015年 占比 21.1%

  2016年 占比 19.7%

  2017年 占比 18.9%

  2018年 占比 18.6%

  2019年 占比 18.7%

  2020年 占比 18.3%

  2021年 占比 19.0%

  2022年 占比 17.7%

  2023年 占比 15.4%

  农民工从事建筑业比例的最高点出现在2014年,达到了22.3%。当年的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从事建筑业的人数为6109万人。

  从这个历史高点算起,到2023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减少了1527万人。

  至于房地产行业,在这一轮楼市调整中有多少人离开,目前尚未有准确的数据。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员为1263.5万人(下图)。

  估计最近两年,转型从事其他行业的地产人超过200万,相当一部分流入了保险、网上销售等行业。

  2018年末,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为5808.9万人(下图),其中从事房屋建筑业的有3591.2万人,农民工在其中占了相当比例。

  国家正在进行第五次经济普查,截止时间点是2023年12月31日,相关数据即将发布,到那时我们可以看到更详细的数据,见证中国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的拐点。

  另据“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的平均年龄继续上升,达到了龄43.1岁,比上年提高0.8岁。其中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6岁,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8.9岁。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2.7%,女性占37.3%。全部农民工中女性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大专及以上农民工占比为15.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统计还显示:2023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4.0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4平方米。其中,在500万人以上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19.1平方米,在50万人以下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8.6平方米。进城农民工中,47.3%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附监测调查报告原文

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一)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

  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比上年减少277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比上年增加468万人,增长2.7%。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2816万人。

图1 全国农民工规模及增速

  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6751万人,占比38.2%;省内流动10907万人,占比61.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占13.8%,中部地区占51.7%,西部地区占44.5%,东北地区占30.9%。

  (二)各区域农民工人数均有增长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484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中部地区9904万人,比上年增加52万人,增长0.5%;西部地区8367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增长0.2%;东北地区998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增长4.4%。

  (三)农民工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回流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277万人,比上年减少170万人,下降1.1%;在中部地区6982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3.1%;在西部地区6552万人,比上年增加116万人,增长1.8%;在东北地区8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增长3.4%。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农民工占比有所上升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2.7%,女性占37.3%。其中,本地农民工中女性占43.0%,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0.5%。全部农民工中女性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4.6%,有配偶的占81.4%,丧偶或离婚的占4.0%。其中,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0.0%,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71.0%。全部农民工中有配偶的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平均年龄继续提高

  农民工平均年龄43.1岁,比上年提高0.8岁。其中,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6岁,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38.9岁。从年龄结构看,农民工中40岁及以下占44.6%,41—50岁占24.8%,50岁以上占30.6%。

  (三)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继续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0.8%,小学文化程度占13.8%,初中文化程度占52.1%,高中文化程度占17.5%,大专及以上占1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状况

  (一)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重继续提高

  分产业看,农民工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5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45.5%,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

  从六个主要行业看,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27.5%,从事建筑业占15.4%,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占13.2%,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1%,从事住宿餐饮业占6.7%,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12.7%。

  (二)农民工月均收入平稳增长

  农民工月均收入4780元,比上年增加165元,增长3.6%。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441元,增长3.8%;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4131元,增长2.6%。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比本地农民工快1.2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5172元,增长3.4%;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567元,增长4.1%;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376元,增长3.3%;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049元,增长5.2%。

  分行业看,六大行业收入均保持增长。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780元,增长1.8%;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488元,增长2.4%;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181元,增长5.1%;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469元,增长3.2%;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98元,增长4.6%;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65元,增长2.3%。

  四、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一)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2023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4.0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4平方米。其中,在500万人以上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19.1平方米,在50万人以下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8.6平方米。

  (二)随迁儿童受教育情况继续改善

  进城农民工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90.9%。从就读学校类型看,42.3%入园儿童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30.6%入园儿童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在校率为99.7%。其中,小学阶段随迁儿童90.1%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初中阶段随迁儿童91.0%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三)城市生活适应度不断提高

  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适应度不断增强。进城农民工中,47.3%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86.3%表示非常适应或比较适应本地生活,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38.2%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附注:

  1.调查简介

  农民工监测调查: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730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613个调查小区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调查:为准确反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居住状况和社会融合等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2015年建立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制度(简称农民工市民化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地域,随机抽取了4万户进城农民工样本,由调查员使用手持电子采集终端(PAD),直接入户面访的形式采集数据。

  2.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进城农民工:指年末居住在城镇地域内的农民工。城镇地域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区域。

  农民工月均收入:指农民工本年度从业收入和从业时间(月)的比值。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直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城市类型:按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将城市划分为500万人以上城市、300-500万人城市、100-300万人城市、50-100万人城市、50万人以下城市。

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一)农民工总量继续增长,本地农民工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其中,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3万人,增长2.4%;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1%。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256万人。

图1 农民工规模及增速

  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比上年减少69万人,下降1.0%;省内流动10129万人,比上年增加87万人,增长0.9%。从输出地看,中部地区跨省流动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55.6%,西部地区为47.5%,东北地区为31.4%,东部地区为15.0%。

01.jpg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有所增长

  从输出地看,除东北地区农民工人数减少外,其他三个地区均有所增长。其中,东部地区农民工10403万人,比上年增加121万人,增长1.2%;中部地区9852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1.3%;西部地区8351万人,比上年增加103万人,增长1.2%;东北地区956万人,比上年减少39万人,下降3.9%。

  (三)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增长较快

  从输入地看,流向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人数增长较快,流向东北地区的农民工减少。其中,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447万人,比上年增加9万人,增长0.1%;在中部地区6771万人,比上年增加200万人,增长3.0%;在西部地区6436万人,比上年增加156万人,增长2.5%;在东北地区843万人,比上年减少51万人,下降5.7%。

02.jpg

  注:其他地区指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农民工占比有所上升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3.4%,女性占36.6%。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1.1%,本地农民工中女性占41.7%,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0.7个百分点。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7.4%,有配偶的占79.6%,丧偶或离婚的占3.0%。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7.0%,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1.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提高

  农民工平均年龄42.3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7.0%,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41—50岁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3.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9.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从农民工的就业地看,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8岁,比上年提高0.8岁,其中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41.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7.4岁,比上年提高0.6岁,其中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16.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03.jpg

  (三)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不断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0.7%,小学文化程度占13.4%,初中文化程度占55.2%,高中文化程度占17.0%,大专及以上占13.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8.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在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和收入状况

  (一)半数以上农民工在第三产业就业

  分产业看,99.5%的农民工从事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7.8%,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

  从农民工的六个主要就业行业看,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27.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17.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比重为12.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比重为6.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事住宿餐饮业的比重为6.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比重为11.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04.jpg

  (二)农民工月均收入平稳增长

  农民工月均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加183元,增长4.1%。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240元,比上年增加227元,增长4.5%;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4026元,比上年增加148元,增长3.8%。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比本地农民工快0.7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农民工收入增速快于其他地区。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5001元,比上年增加214元,增长4.5%;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386元,比上年增加181元,增长4.3%;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238元,比上年增加160元,增长3.9%;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848元,比上年增加35元,增长0.9%。

  分行业看,六大行业收入均保持增长。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694元,比上年增加186元,增长4.1%;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358元,比上年增加217元,增长4.2%;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79元,比上年增加183元,增长4.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301元,比上年增加150元,增长2.9%;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824元,比上年增加186元,增长5.1%;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874元,比上年增加164元,增长4.4%。

05.jpg

  (一)人均居住面积不断增加

  2022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分城市规模看,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均有增加。其中,50万人以下的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7.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平方米;500万人以上的城市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为17.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二)随迁儿童教育状况持续改善

  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有所提高。进城农民工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91.1%,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入园儿童中,69.7%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在校率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小学年龄段随迁儿童88.3%在公办学校就读;初中年龄段随迁儿童87.8%在公办学校就读。

  (三)社会融合程度不断加强

  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适应度不断增强。进城农民工中,45.7%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从进城农民工对本地生活的适应情况看,85.2%表示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和比较适应,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进城农民工参加所在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动更加积极。在进城农民工中,34.9%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5.8%经常参加,29.1%偶尔参加。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占已就业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6.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在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参加过工会活动的占82.0%。

关键词: 建筑业 农民工 千万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二庆]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