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设计作品 > 内容页

温馨浪漫 那些见证爱情的餐厅设计

来源:北青网 作者:萧游 时间:2012-08-17 10:36:1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北京那些温馨浪漫的餐厅,曾经是青年“贵族”们爱情的见证地,气氛静谧,没有喧哗,如果不进餐,只点一杯咖啡、一份甜点,选择一个窗边的位置坐下,看着太阳西下,霓虹装点夜空,倾听驻唱歌手的爵士伴唱,心中的情怀自有一种愉悦升腾,情侣之间的幸福感也会骤然增加。

  大地餐厅

大地餐厅

  在俄罗斯风情中酝酿甜蜜时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长安街是繁华街区,商铺林立,食馆云集,有名的“八大春”都在这条街上。1945年,在名字号扎堆儿、横牌竖匾竞争激烈的长安街上,开了家“另类”馆子,卖异国风味――俄式大菜,这就是大地西餐厅。也许至今都有人匪夷所思,卖外国洋葱怎么起了个这么“土”的字号?其实,“地”是“帝”的谐音。大地语寓“大帝”,是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的“联想”。
  
  开业之初,大地餐厅楼上楼下共有10间屋,天天爆满。一是因为餐厅位置好,大地餐厅在长安戏院的隔壁。那时北京爱看京剧的人多,每当戏院演出结束,喜好西餐的京剧界的“腕儿”和“角儿们”诸如谭富英、李和增、袁世海等常光顾大地餐厅;二是菜确实做得地道,菜品丰富,口味纯正,引人入胜。三是定位准确。别家西餐馆大都是待在北京的外国人或富官显宦、名媛贵妇、留洋教授、时髦阔少等,而大地餐厅的主要食客则是国人百姓,另外加上当时俄罗斯风味的馆子不多,在西长安街上仅此一家,因之尝鲜者众,在自然情理之中。
  
  1966年时大地餐厅因卖西餐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被迫停业。1981年,当年的西城饮食公司把西四南大街17号(原西四小吃店)的地下“人防之工事”改建成餐厅,大地西餐重又开张迎客。由于不少人钟情西餐,因此大地一开业就想不到的火爆,正点饭口得等座,该午休了都关不上门,被不少京人称为“城中老莫”。那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中餐吃饱,西餐吃派”,就像现今年轻人说的“酷”,去大地吃西餐也是“时尚”、“浪漫”的事情,于是这里也成为了情侣们的聚集地。
  
  近年来,大地的生意一直不错。顾客中有留苏经历的、一直好这口的,或者打小跟着大人进来的,加之喜欢“西洋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借助马路对面“教堂”的光,大地遇洋节、假日准爆满。而且,现在去大地的情侣们依然很多,因为新人们一路在西单、西四这片逛五光十色的婚纱影楼,找得头晕眼花之时,抬头看见“大地”,正好进去休整一番,在俄罗斯风情中酝酿甜蜜的时刻,为婚礼找找灵感。
  
  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餐厅

马克西姆餐厅

马克西姆餐厅

马克西姆餐厅

  体现法兰西浪漫氛围
  
  1983年9月,距离翠花胡同不远的崇文门西大街2号,一家门脸并不起眼的法式餐厅正式营业。这家名为马克西姆的餐厅是皮尔·卡丹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也是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餐厅。拾阶而上,推开那扇旋转玻璃门,扑面而来的异域情调仿佛使人进入了另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古色古香的旋转楼梯勾起人的心绪,似乎急切地想去餐厅二楼探究那里的神秘,分享那里的快乐。北京马克西姆餐厅门面不是很大,外观看上去也并不气派,但内部却有着绝对精致迷人的情调。几何状桃花木贴板、墙壁上的鎏金藤条图案、枫栗树叶状的吊灯和壁灯、似乎望不到尽头的水晶玻璃墙、摩自卢浮宫的古典壁画、绚丽的彩画天花板、缤纷的绘图玻璃窗,内部装饰完全仿照巴黎马克西姆餐厅,置身其中仿佛在19世纪的法国宫廷参加豪华的宴会。温馨浪漫的环境、舒适的空间、精美的食物,使疲惫的心灵在这里融化,是每个在马克西姆用餐的客人的切身感受。
  
  这可是父母辈常念叨的法餐厅,环境幽雅舒适,温馨的烛光制造浪漫气氛,悦耳的钢琴声轻轻回荡,抬头是华丽而不张扬的天花板。餐厅从装饰、口味到服务,均是纯正的巴黎风格,只是人均200元的消费,在那个时代足以令月收入几十元的国人望而却步,所以这里的主要消费群体一度都是在华的外国人。虽然价位昂贵,但当年马克西姆的蛋糕和面包却以其低价格、高品质在京城更受欢迎。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