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设计活动 > 内容页

首届“中装杯”全国大学生空间与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城市巡讲南京站活动圆满落幕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13-06-08 11:35:45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相关领导,南京建筑装饰企业和设计企业负责人、设计师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南京各大院校环境艺术系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以及京宁两地媒体共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大赛南京站宣讲推广活动启动。

  主持人:看来唐教授很受学生的欢迎,我们这次也请来了一些社会上著名的、资深的设计师。下面请南京联合装饰设计院院长杜耘隆给大家讲话。

  杜耘隆:成功的设计师必须做到的四点

  南京联合装饰设计院院长

南京联合装饰设计院院长杜耘隆

  在座的领导、同学及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给大家讲几句。今天我讲下自己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我是南艺学染织毕业的,跟装修房应该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学的是染织的设计,现在是设计院的院长。毕业后我被分在一个工厂。我是1984年毕业,1986年结婚。结婚之前需要打一套家具,当时就自己设计了一套家具,就是因为当时还流行那种“87451”,可能现在年轻人没有听说过,就是那种多少条腿的家具。当时组合家具才开始流行,也就是说基本上还看不到这种东西,很多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所以当时我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一套家具,做出来后正好南京市工业设计的一个学会组织了一次大奖赛,于是我就把这个照片拿过去,然后就得了一等奖。正是这样的机缘把握对设计的兴趣与热情调动起来了,后来西安室内设计的杂志《家具与生活》是双月刊(我不知道现在这个杂志还有没有),当时袁院长也是总参加这类大赛,每个月有一期全国性的大奖赛,当时这个杂志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可能也是行业里唯一的大奖赛,所以参加的人非常多,每一次有上千人参加,而且包括全国各地的相关专业厂商里边的设计师,设计院的设计师,相关院校的师生。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就得了奖,当时很多专业的人还没有得奖,我觉得我自己第一次搞就获得这个奖,所以觉得自己好像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天赋的,所以觉得这个兴趣就给调动起来了。所以现在我说从事这个专业首先就是要对这个专业有兴趣,如果说你没有这个兴趣的话,很难坚持下去。除了兴趣以外个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你从事的专业,我性格相对内向,能坐得住,也是促使我一直做这个行业的原因。当然这期间,我也曾想过做一些其他的东西,但最终决定不太合适,未果而终,可能是我没有其他方面的才气,所以还是坚持做自己的老本行。毕业这么多年,我是后来到北京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也有20年了,一直也是从事这个行业,坚持到现在。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我想再讲一下怎么样以设计师的眼光来对空间环境进行一种观察,包括训练设计师的一种眼光。我自己也有这方面体会,首先作为一个普通人,比如说可能普通人看到这个矿泉水瓶子,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装水的瓶子,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学过美术的人,他可能第一感觉是这个东西的一个造型问题:这是一个很优美的瓶子造型,然后才反应到它是一个装水的瓶子。我在南艺上学的时候也有这方面的体会,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东西首先看它的美感、颜色、造型——就是第一感觉是这个,然后才能想到它的实用性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就像我们看《非诚勿扰》的24位女嘉宾,可能我们第一眼就是找谁最漂亮,可能在一秒钟之内就反应出来谁是最美的,实际上这是出于一种本能,如果在这方面修正思维比较多以后,可能我们第一感觉就是首先发现她的美,这是首先具有了艺术家的或是美学上面的一种独特的眼光。作为一个设计师,除了具有发现美的独到的眼光外,我觉得可能包含的内容更多一点,除了造型的问题,设计感的问题,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造价多少,一系列就是综合型的东西,这是学设计的人同时要做的。我是后来搞了这么多年设计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看到一个东西除了感觉它美以外,可能会想到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包括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也是用直觉,感觉漂亮与否以外,首先想到能否实现。如果实现不了可能我就会放弃这个设计思路,不会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为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能最后是一条死胡同,虽然图纸上画得非常漂亮,但现实中可能实现不了。这个方面我觉得就像学校里边,就是当然学校里边它是扩散性的思维,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的能力,对于实践相结合相对来讲比较弱。我们以前也想招一些设计师,也有一些院校四年本科的人来,你出一些题目给他去做,最后他做的东西跟实际使用的东西脱节,而且脱的非常厉害。就是说他这个方面的训练比较少,平常可能不太注重这种实际的体会,只注重创意性的东西。现在大家要走向社会,我觉得这方面要加强,就是说作为一种设计师眼光的一种培养。那么如何培养作为设计师的眼光?我觉得就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使用者,你不仅是个设计者,也是使用者,要感受自己在使用你设计出来的东西,怎么样,方便不方便。就像做一个家装,你自己如果是户主,你考虑的问题可能和你为别人设计时考虑的不太一样;设计其他空间也一样,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使用者,这个时候你考虑的东西就比作为设计师考虑的更多一点,这样也能从实际出发。

  其次,在生活中要随时做一个记录者,碰到好的东西,用照相机记录。另外还要实际去感受了以后,在心里把它记在心里,书本上我看到的东西可能很快忘记,用照相机可能相对来讲印象深一点,以后看了这个照片就会想起来这个场景当时的样子。比如说到一个宾馆,我们在里边走动然后拍了照片,那么你看了以后它是一个整体的东西,这张照片和那张照片之间你会连续起来,如果光看一本书上的照片,我们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东西,没有整体的概念;另外我们到了宾馆或其他空间,甚至到了这个学校,因为从设计来讲可能你会不同的方面接触到这种设计,就是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效果。首先平面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做一个记录,就是你到什么空间去,把这种流程给记录下来,比如说大堂的电机设在什么位置,总台设在什么位置,酒吧设在什么位置,注意观察每一个宾馆虽然不一样,但是有合理的肯定有不合理的。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记录,以后碰到这种设计你就会知道怎么处理空间,怎么布置空间,怎么按照它的流程。宾馆大家见得多也比较好安排一点,有的项目空间比较复杂,比如说桑拿水会、歌厅,不太容易记住,不太容易安排。如果平常不太注意观察,突然设计你可能不太容易解决好,就像宾馆,再深入一步,比如说多少套房配多少米的总服务台这种类型的,就是平常不注意这方面,只了解表面的东西,深入不下去,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深入。

  再次,作为一个设计师要经常去关注材料市场。因为做环境空间设计离不开装饰材料,那么材料呢,基本上两三年材料就要有一点变化。你如果只是满足于现在的对市场的了解,过几年你就被淘汰了。通过对材料市场的了解,首先对材料的价格比较清楚,然后对材料的做法和工艺也比较清楚,如果说对材料的价格不清楚,很难说你的设计能对应市场。在学校做的都是虚类的题目,不太会考虑造价的因素,在现实中这是首先要去控制的。一般甲方要求三千块钱一平方,还是四千块钱一平方,甚至有的说一千块钱一平方,两千块钱一平方,这个时候你对症下药,就是针对它的造价来安排“菜品”。而不是想怎么搞怎么搞,最后造价就突破了,或者达不到他的想要的效果。此外材料怎样去表现。一个毕业生来我们单位应聘,我问他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他都回答不出来,就比如说木工板最常见种类、造型、尺寸(最常见的就是说一米二,两米四四)。大学学了四年,很多人毕业以后居然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这种学生可能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也可能是他学的知识与企业严重脱节。设计当中一些基本的只是跟现实当中结合的比较紧,按照模式去做。比如按照三百,四百还是六百的模式做,如果连这个东西尺寸都不知道,设计的木板三米宽,中间拼缝怎么解决,这个人也回答不出。

  最后,还有一个就是比较重要的,跟客户的交流。不管做什么设计,你跟客户交流,从交流过程中理解客户的需。现实中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客户要一个现代大方的空间,最后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现代感的、简洁的空间,却不是他想要的。后来明白他想要一个现代感的、偏豪华的空间,虽然不是欧式古典的奢华,但实际上他还是希望空间是偏豪华的,能体现他档次的。碰到大企业比如国家电力的调拨大楼,就是说到了一定程度,属于政府级的领导,经常去海外,见多识广,所以他们需要真正的现代感,希望造价高,又希望低调,感觉所以材料很不值钱,实际上就是一块石头也价值几十万。这不是一般人的理解。一般企业的领导或底层领导想要的效果是“金碧辉煌”、“黄金堆积”。所以说和客户沟通是门学问,也需要一些心理学。好,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