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协会 > 动态信息 > 会员动态 >
金螳螂 ▏杭州玉架山考古博物馆 来源:金螳螂      时间:2025-06-23 11:07:07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为保证效果实现,金螳螂项目团队前期用BIM技术全专业(建筑、结构、机电、展陈)协同设计与施工模拟,全程模拟与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了数以千计的潜在管线碰撞、空间冲突问题,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可控性。

  杭州余杭——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先民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2008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合对玉架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由六个相邻的环壕围沟组成的良渚文化完整的聚落遗址。

20250623_102936_003.png

  建筑群仿佛从大地自然生长而出,覆土式建筑将主体部分“藏”于微微隆起的地景之下,最大限度消减了新建体量对遗址环境及周边自然景观的视觉冲击,表达了对大地与历史的谦卑。

  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646座、灰坑30余座,建筑遗迹11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8000多件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遗址中单体出土墓葬数量最多、时间序列最完整的遗址。

  当他们的足迹被岁月尘封,又在现代考古人的手铲下重现世间,一座承载着历史回响的崭新文化地标——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正以现代建筑语言于遗址之上展示于人前,成为了解古人智慧的桥梁。

  馆如其名,首先是座考古博物馆,从考古学角度阐释考古发掘历程,以考古成果串联起整个展陈。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金螳螂承接了博物馆负一至二层的室内装饰工程,包括给排水与水电部分,倾力打造了一座集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等为一体的专题类博物馆。

  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一件陶罐,不仅展现其自身的形态之美,更需揭开其出土时的神秘面纱,呈现与之共存的器物信息,让观众得以窥探历史的完整拼图。

20250623_102936_013.png

  在“以玉为媒、间架为山”的设计理念下,建筑外部纯白色的开放式石材幕墙结合流畅的弧形屋顶线条,勾勒出山峦起伏轮廓的意象,融入周边山形水势。

  室内空间的设计摒弃了传统博物馆的中轴线式,转而营造蜿蜒、探索式的空间流线,隐喻考古发现层层递进的过程,引导观众在移步换景中逐步深入参观。

20250623_102936_016.png

  走进博物馆,古文明的温度,从指尖流淌进现代人的内心。临平遗址群厅、茅山遗址厅、玉架山遗址厅三大展厅共同构成了一部立体的良渚文明“考古教科书”。在二楼观景台俯瞰遗址公园实景,转身即可近距离观赏出土文物,形成“看实景→观实物→悟文明”的闭环体验。

  自然光赋予空间特征,也赋予建筑物生命,因为建筑物的生命是由光的照明产生的。——路易斯·伊撒多·康

  步入博物馆,空间以匠心独运的装饰语言,营造出既庄重又具沉浸感的氛围。柔和的天光经由精心设计的采光顶引入,随时间变化,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影。

  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将室外遗址景观公园景色引入室内,模糊内外界限。下沉庭院引入自然光线和绿意,成为静谧的沉思角落。

  临平遗址群厅高挑空间,深色仿古肌理石材地面,映射出遗址的厚重。借助丰富的图版和直观的岩芯模型,让观众了解临平地貌如何从波涛汹涌的海湾、潮滩逐步演变为适宜人类居住的滨海平原。

  茅山遗址厅一粒粒碳化稻米搭配灯珠组成的光影装置如梦似幻,4000多年前的真实水稻田遗迹、洪水淤积层、模型复刻的半地穴式房屋……

  直观展示良渚早中期和晚期的水稻田遗址,让人们对古代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玉架山遗址厅墙面大面积运用浅米色,质感温润细腻,局部嵌入回收老木或深色耐候钢板,为珍贵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刻符玉璧、玉梳背和玉冠状器等珍贵文物提供宁静背景。巨型艺术装置墙以抽象化的考古地层剖面为灵感,融合玉器纹饰元素。

  空间与人、人在空间发生的需求,已逐渐上升为人们的社交需求,乃至精神文化需求,开启空间与人的共生。

20250623_102936_036.png

  博物馆的研学中心室内装饰同样别具匠心。以简约而不失高雅的风格呈现,大面积的黑色墙面搭配柔和的灯光,营造出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报告厅则更注重空间的开阔与舒适,阶梯式座椅设计确保每位观众都能拥有良好的视野,同时,先进的音响与投影设备,为学术交流与文化讲座提供了完美的平台。

  公共空间里都是流动的风景, 休息区采用本土竹木家具,呼应地域生态。

20250623_102936_041.png

  项目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框架,轻盈而强韧,为内部无柱或少柱的灵活展览空间提供了可能。

20250623_102936_042.png

  为保证效果实现,金螳螂项目团队前期用BIM技术全专业(建筑、结构、机电、展陈)协同设计与施工模拟,全程模拟与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并解决了数以千计的潜在管线碰撞、空间冲突问题,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可控性。确保每一根梁、每一块板的完美就位。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新建的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不只是遗址,正是对良渚文明这段被湮没的辉煌最直接、最崇高的致敬与活化。

20250623_102936_046.png

  博物馆的建筑结构本身就是一项融合现代工程技术与人文考量的杰作,金螳螂将如此重要的文化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质量是生命线,全过程严格把控,全力以赴构筑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


关键词:金螳螂杭州玉架山考古博物馆
分享至:
[责任编辑:李二庆]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

关于中装协|  About更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成立于1984年,是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住建部业务指导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是建筑装饰行业唯一的全国性法人团队。

简介组织机构领导成员协会章程协会大事记

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21号甘家口大厦南楼10层
邮 编:100037 总机电话:010-88382988

文件查询
份:
文件号:
关键词:

会员档案查询|  Search

 名称: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