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33.6K
近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潮更加汹涌,北京国际设计周也新增服务板块,为创业设计师提供一站式平台,设计创业一时间成了热门的话题。但其实长久以来,为了更肆意施展才华,更充分展现个性,自主创业一直是很多优秀设计师的必然选择。设计师自主创业指数的日趋增长,成就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设计企业,他们逐渐成为中国设计的中流砥柱。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设计企业在“设计思维”、“营销思维”、“管理思维”的变换中,选错方向,折戟沉沙,陷入困境。成功没有定式,但有章可循,为了给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设计师一些参考,此次我们特邀数位在设计创业上颇有心得建树的前辈来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和经验体会,总结一些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 陈子建:

    选择好行业后,得积累经验,有着一定的管理能力后才能开始创业。我是在从业13年,有着一定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及管理经验后,才开始创建居众设计院的。现在室内设计行业逐渐转向成熟,我认为合适的创业契机应该是在一个行业成熟之前介入较好,越早创业,机遇会更好。

    曾国强:

    涉足室内设计这个行业16年,这并不是第一次创业,选择合伙人制也是因为自己本身对这种模式有比较好的认同感;再者,由个人意识到团体意识的价值观改变,促使我想去尝试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于创业,更多的是一场个人心理战,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勇气和承受能力同样重要,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胡俊峰:

    也许我是一个非典型的设计师创业案例,准确的说,我是不断地创业不断地失败,最后才想清楚自己创业方向,套用曾国藩老先生一句话:我是屡败屡战;从2003年开始到2006年在一个公司做设计师,感觉受制于公司的种种制度和业绩考核,从2006年开始我除了做设计,还代理过意大利瓷砖,承接过水吧,做过杂志社副主编,开过营销策划公司和装饰公司,这样一路折腾到2010年10月,我才想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当然,这一切经历都为现在专注商业空间设计这个方向奠定了牢实的专业基础和人脉圈子,也才有了成都第一个专注于商业空间设计的设计公司。

    如果说创业要做好什么准备,我觉得专业技术和业务渠道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定位要清晰,这些条件准备好了,就是最佳的创业时机,我个人认为,以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大环境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关键是,你自己做好了创业的准备。

    李明翰:

    设计师创业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专业水平和经验的积累,两者缺一不可. 我本人从业10年就开始尝试创业了。我认为创业的时机在于你自己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首先考虑的是内因,内因条件具备了,完善了,市场始终都是有的。

    邰举:

    从小我就对美术情有独钟,凡是与艺术相关的事物,都会忍不住想要学习探究。后来我去了专业艺术学院深造。毕业4年后,我选择了创业,一直专注于商业空间领域的设计工作。

    我是个对艺术有自己想法的人,我觉得创建公司是可以实现这些想法,而当时整个大行业形式都非常好,国内申奥成功,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等,可以说,我幸运地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我认为,创业前的积累必不可少,专业知识和人脉都是必需品,而对于市场变化的敏锐度,也是创业必不可缺的方面。

    陈润刚:

    我本人是天津美院毕业的,从求学期间就在从事相关专业性的工作,接触到很多行业资深人士,甚至还开过一个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不少设计师,创业准备可以说是从最初求学时就在做积累,开办设计公司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当年设计行业的大环境已经发展出相当的规模,市场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其实现在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比当年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市场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大,所以这是互相成长的一个环境,将来也是一样,永远不会有最好的时机,只会有最适合自己的时机。

     创业的时机要看自身的能力,当你有能力把控一定的客户群体,有能力设计出客户认为的高品质作品的时候就行,同时这也要看自身的管理能力,心态等等,这些缺一不可。

    赵志伟:

     说前期准备吧,当时还真没有太多准备,和一个朋友简单筹备一下就开始了,说积累也谈不上多少,自己在设计公司做了大概五六年的设计,也算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吧。当时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因,周围的朋友都有好几个已经开始创业了,自己心里不服气就想试试,证明一下自己,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现在想想很可笑吧。

    当时室内设计的大环境感觉还不错吧。其实是不是好的创业时机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行动,准备好像是永远准备不完的。

    我感觉创业前首先要准备的就是心理准备;其次最好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最关键就是行动,我认为创业没有绝对的准备好和绝对的成熟期。

    黄剑才:

    本科毕业参加工作6年里做了几个过得去的项目,得到一些客户朋友、专业奖项和媒体的肯定,也有幸评为"CIID佛山优秀青年室内设计师"七位之一的称号,为自己创业加了点信心。设计师从普通到优秀再到自主创业是必经之路。创业是条大学问,需要经济基础,需要家人和睦及至少精神上的支持,创业是思路、专业、资本、脑力、体力、毅力、心理素质和人脉等等多重因素的较量,任一块断板都可能会导致即使满桶的水都会泄尽。只有当以上要素协调到一个合适的度里,创业就是较好的时机。

    莫棋凯:

    其实做为设计师创业,第一条就必须要让自己具备专业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及团队领导能力,我个人创业比较早,但是真正大规模的发展也是在近两年,原因是因为这么多年过来直到这两年我才觉得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才启动了全国扩张计划。对于室内设计行业我还是比较看好的,今天的中国我就认为是我们最佳的创业时间,只要自己的企业足够专业,我们就会如鱼得水……

      刘鑫:

    谈到创业之前的准备,我首先就是在上学的时候把专业软件、构架性、结构性的知识等基础打得比较牢。然后在一些公司实习或工作的时候,积累了很多客户和人脉,并且通过和材料商、供应商接触积累了很多这些的方面经验和资源。所以,在创业的时候,就更加如鱼得水。

     实际上我真正的创业,应该是从业了三年之后就开始的,但是我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工作了。我选择创业的原因就是觉得市场上的设计公司还不太适合我,因为它模式化的东西太多了,主要是那种大批量的生产,丝毫没有私人定制的感觉,再者,我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不喜欢一般设计公司那种打卡、业绩考核等硬性的规定,所以我选择了创业。

    当初室内行业的大环境还是挺火爆的。因为随着房地产的火爆,导致了室内设计这个行业也一直是水涨船高,所以那个时候大环境还是不错的。现在回头看,那是好的创业时机,我觉得其实任何时间都有一个创业的节点,并不是说大环境好,就是创业的好时机,也不应该说大环境不好,就不是一个好的创业时机。在这个社会当中,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都有你生存的机会,只要是自己做好了准备,我觉得任何时机都是有好的创业机会。比如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有人发家致富,这个问题就充分说明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有了创业的乐观心态、做好了创业的准备,你就去干吧。

    我觉得创业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创业之前最好去大公司实习一下,有一些在大公司积累的经验、人脉,还有客户群、朋友圈,这样对你创业还是有帮助的。

    创业的成熟时机,首先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不一定非说经济好和经济差,主要这个时机适合你这个行业发展,所以这个时机要选择得当。地利,就是你有哪些优势,比如说区域优势、地理优势,还有一些人脉优势、客户群优势、市场优势。人和,就是单位的一些组织构架,比如说有的时候很多人是合伙创业或者是一人创业,最起码需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创业,或者找一些好的合伙人或者员工,好的团队好的team来做,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由伟壮:

    不管是从专业水平,还是认知度来说,包括人脉,已经做了很充分的积累。我们从业是03年大学毕业,04、05、06、07、08、09、10,09年就是6年,毕业后6年、从业6年以后选择了创业。创业原因就是想在这个行业里面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时08年经济危机后的一年,08年金融危机以后,09年大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但是,当时我觉得越是不好的环境,越容易找到出破口。那个时候,我觉得理论上是一个还不错的创业机会,因为那个时候房地产尤其三线城市的热度才刚刚开始。

    选择创业的原因,刚刚也说了,证明自己在这个行业中存在的价值。

    张婷:

    十年的从业经验及人脉积累让我认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时机已到,为了创作而创业,不为纯粹的迎合市场而创作作品。

    目前市场处于一个"低迷期",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反而是一个可以认真考虑发展方向的时期,十八大后,不仅仅是设计装饰行业,所有的行业都提到了升级转型,就设计行业而言,创新设计是力量。

    在我看来最佳的创业时机——任何时候都有好的时机,只要个人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会达到目标结果的。

    魏晋安:

    在一些相关行业平台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人脉上多参加一些同学聚会、行业聚会等,提前做好人脉资源整合。

    我当时创业的时候是在从业3年后创业的,积攒了一些客户,还有专业知识。活在当下,年轻就是用来奋斗的,创业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当时创业的时候市场还是很乐观的,在目前看来,装修行业乐观度没有前些年稳定,我个人觉得创业不分时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创业前要分析所在城市和周边四大部分: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目标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创业可以专注自己的行业,但是也不要忽略了在其他行业的创业时机。

    邵云:

    当初从公司离开不是以创业为前提,只是觉得一些设计想法在公司没法实现,所以选择出来自己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这么简单,也没有太多的人脉积累。当时的大环境是鱼目混杂,当然现在也是,只是市场要成熟一些。创业时机无所谓好坏,有一个契机点即可,如果大家都觉得时机好出来单干,那有未必是好时机。

    要准备好自己,一是在技能上,通俗讲就是专业水平。二是市场方面,包括人与人的相处。实际就是智商和情商的关系。你只要准备好了就是成熟的时机。

    曲照军:

    创业前,我做过酒店、会所、银行、办公楼、广场、文化空间、别墅等各类空间的设计,面积从几百平米到几万平米不等,在专业上有一定的积累了,才开始考虑创业的,做过的项目得到甲方的好评,做事态度得到认可,也就自然有了人脉。

    做了11年设计之后才开始创业的。可以抛开古板的商业模式和条条框框,自由自在的开始真正的设计创作。

    当时的设计师分为两类,一部分按部就班的在装饰公司做设计,一部分有个性有才华的设计师在给各大装饰公司做设计。

    当专业能力、人脉、工作态度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创业也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创业前最好是具备了很强的专业能力,并且经历过很多大大小小项目的历练,有了一定的见识,熟悉施工现场,对施工工艺也非常的了解…并且具有了一定的人脉,设计水平和做事态度都得到社会高度的认可之后,当然可以开始自己的创业生涯了。一般最好在30岁以后开始创业,设计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30岁以后,对生活的理解和积淀会更多一些,会真正的从生活的角度以人为本的去做设计。设计作品也会更加贴近生活。

    张磊:

    我认为人脉和机会都是会眷顾自己做好准备的人的!所以对于每一个项目我都会坚持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我从业11年选择创业的。主要是想做自己喜欢的设计,做迎合大众喜好的设计!因为我毕业以后从事住宅设计时间比较久!在前几年满大街装饰公司的环境下看到的多是所谓的拼造型与打价格战!自己想做一些不一样的设计作品出来!所以选择自己创业。

    希望迎合大市场所需,主要发展方向,简约,实用,节能,文化的延伸,业主的个人爱好,给空间真实的生活感等等。我认为现在室内设计行业的大环境还是不错的,整个市场和甲方,业主,都在接受新的思想!所以个人认为也是行业模式演变的一个过程。也是新型创业的一个机会。

    黄斌:

    在20世纪90年代末,搭上了房地产发展的首班车,给室内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业环境,当初决定创业时并未深入思考过,认为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足以独当一面开创自己的事业,现在回过头来看,创业时自己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幸运的是赶上了一个很好的创业时机,也正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保持对设计品质的苛刻要求,才得以让公司不断成长。

    寒泉:

    中学毕业后,因为兴趣和对以后职业发展的打算,我进入专业学校学习美术设计类专业,这在当年我所处的年代,专门学习这个而且学有所成的人并不算多。首先说,我这个人对艺术或者现在所谓的创意,还算是有些天赋。当然也不是说就比平常人高出多少,除了能力,更多的是努力,是坚持,多作功课,多充电,于是水平自然就高出一些。之后便是在一些大的设计公司做设计师,再以后是做合伙人,在这期间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同行、客户、业内的经理人、或者潜在的投资人。因为心中一直有"专属"这个想法,不管是对自己创意的情有独钟,还是满足客户的专有需求,让我有了一定要独立创业的想法,就是要实现心中的自我。当初室内设计行业的大环境当相不错啊,正是人们想从单调雷同的简单装修跳出来,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家装的时候,可以说是创业的好时机。

    积累和坚持,然后是等待机会。相信自己的感觉,一旦感觉自己能成大事时,就去做。

    东子:

    我是个喜欢交结不同行业群体的人,还有就是自己对新事物都好奇,有想要弄明白的意识,日积月累形成了相对比较杂的信息和感悟,在从事行业八年后就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室,因为喜欢自己所做的行业,并努力在行业中学到知识与经验。其实只要努力做好自己,什么时候创业都是好时机。

    在创业初期首先要做好能耐得住寂寞的准备。其他只要努力去做就好,但也要先看自己的设计能力与交往能力是否适合,冷静思考,不要高估自己。剩下的就是:放下即拥有。

    王黑龙:

    其实在走上设计这条不归路之前,我一直在大学教书,出于直觉,很早就提出并参与创立室内设计专业,但直到94年来深圳前,并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好在自身兴趣庞杂,虽然大环境闭塞,仍然阅读了许多艺术类、社科类书籍,包括一些少得可怜的外文设计类书刊,并由此被设计"魅惑"了。也由此结识了当时中央工艺美院的梁任生先生、何镇强先生,并成为中国室内建筑学会最早期的会员之一,所谓的创业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不自觉的,只是在89年后国内压抑的环境中想逃离出来透透气、见见阳光,当时除了出国,到唯一的开放窗口——深圳是最方便的选择了。这与许多来深圳淘金的人可能出发点不一样,也因此没有什么负担,只是觉得深圳真好,蓝天白云大太阳,且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牵绊。要说当时的设计环境,只能说是洪荒阶段,没有规则、缺乏最新资讯,但不缺热情。虽然还没有独立设计公司的生存土壤,但简单的市场需求已足够你鼓劲去拼搏、去表现了,没有营销、没有策划,只需你的技术才能和为委托人带来巨大利润的利用价值,那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环境,能生存的留下,不能生存的走人,而要生存并能获得声望就全在你的造化了,想想还真是一个可爱的时代,以致我这种完全不可能创业的都创业了。

    郭明:

    我曾经在山川室内设计事务所以及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过,这两个公司都是非常专业的设计公司,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很多,这对我的创业很有帮助。工作九年后我选择了创业,我对设计行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不是因为我是做这行的,而是在现代更多人追求品质生活,所以好的设计师非常重要。在创业前,你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单枪匹马是成功不了的,成功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一直在公司强调,员工一定要团结,共同努力才会共同进步。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不论何时都是一个好的时机,首先你要敢,然后你要做。一直观察市场前景分析得再好,不迈出第一步都是无用功。

  • 陈子建:

    在城市的选择及公司的选址上得结合公司品牌及客户的需求来制定。对于设计公司来说,大城市的高端写字楼或文化创意园类的地段算是设计公司的黄金地段。如果是设计+施工可以选择写字楼;如果是纯设计可以选择创意园类。我们居众设计院是居众装饰的品牌旗舰店,面对的客户大多是以别墅、豪宅及甲级写字楼为主。所以公司我们选择了深圳CBD的超甲级写字楼。虽然竞争大,但竞争大意味着机会也会更多。

    曾国强:

    公司扎根广州,主要因为广州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在设计行业发展初期,广州作为一股先锋力量,许多设计公司顺势而起,这时候必然可以在广州得到充分的公共资源支持,与此同时所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正是新兴设计公司所需要的。

    胡俊峰:

    SXDESIGN在成都创立,选择成都主要是我一直生活在成都,所有的资源都在成都,这个城市非常包容,文化底蕴深厚,设计圈氛围也好,同时成都作为西南地区人文、地理、经济的标志性城市,它的运转非常高速,充满了可能性,大家都知道,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如果说选择哪个城市创业或者选择那个地段创业,我只有一个建议:你的资源在哪里,就在哪里创业,要知道设计公司也是一个公司,只不过是售卖你的设计赚钱,本质上和其他公司并没有区别,这一点设计师创业一定要想明白。

    李明翰:

    我创业的地点是在深圳,之所以选择深圳是因为我从上大学到工作始终都是在这里,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作为一家设计公司,我选址优先考虑艺术氛围浓厚的创意园区,因为这里云集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大家通过各种平台沟通交流,气氛很好。

    邰举:

    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公司争相立足之地。从地理位置上看,上海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很多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都在上海设有公司,而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在这样一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发展。

    我们公司办公地址在上海市中心的国信创意园,毗邻著名景点"田子坊"。在公司地点的选择上,我首要考虑的就是便捷与创意,欢迎到我们公司实地考察参观。

    陈润刚:

    我的创业城市是天津,第一这里是我的家乡城市,而且也是直辖市,同时现在天津也是国家北方发展重要战略城市,环渤海圈的经济中心,天津有很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这是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优势。我本人一直成长在天津,这个城市的设计虽然有很深厚的民间底蕴,但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天津在设计行业上有很大发展潜力。

    我们东源设计换过办公地点,从繁华地段换到现在的高新区总部港,但始终也没有在建材装修市场附近办公过,因为在那种环境下反而可能会被动地陷入不正常竞争的状态,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下做设计应该是所有已经成为品牌的设计公司的选择。静下心来,独立运作才是好的设计公司应有的模式,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地经营自己的品牌,设计好自己的作品。

    赵志伟:

    在北京,因为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就在北京,熟悉了北京的环境,也适应了北京环境,在熟悉的环境里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件幸福的事情。

    在城市选择上最好是一线城市,因为大都市有很多方便的东西例如信息、资源、交通资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等都占有优势。当然不是唯一的。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自己工作起来也舒心。选址上在自己经济实力能承受起的条件下最好要交通方面,靠近商务区,这样第一方便于员工上下班方面,也方便自己商务往来。

    黄剑才:

    在佛山落地是姻缘巧合,佛山是国内建筑装饰材料集散地,是优势也给设计行业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这是佛山有别与其他城市的地方。我们HSD.(佛山)黄氏设计师事务所是专注于企业产品展示空间、办公总部、私人别墅会所及商业空间的设计、施工及软装陈设配套整体化解决的机构,在当地能一条龙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公司为数不多,拥有施工加工场及软装展示厅更是HSD.跟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基于这些定位,城市有时很难再去作选择,能做的也许是看准市场和明确目标客户群来得实际,也只有这样选址才能有所依托。设计是个边缘、综合和复杂的行业,只要找到合适的客户群作为切入口,什么样的地段都可以"黄金"起来。乐从镇是中国家具之乡,至少国内有名,加上丰富的产品资源和厂商资源希望能给HSD.带来好的发展机会。

    莫棋凯:

    我们凯文是全国扩张,但是我们现在在大力开发二三线城市,原因是国内太多地方无法享受到专业的设计服务,对于公司选择我们还是有基础考虑,比如位置是否显眼、是否方便停车、周围艺术氛围等都是在考虑之内的。

    刘鑫:

    我在北京创业,因为北京这个城市虽然竞争力、压力大,但是同样的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有的时候在压力大竞争大的地方创业,比如北上广,伴随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我的公司现在是在古典家具一条街,相当于中国的古文化街,这条街充满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气息,公司的地址选择区域优势还是有讲究的。公司最开始的选址是靠近798,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样的话你会接触很多的艺术家和雕塑家、画家、家具设计师或者同行业的人员,有一个圈子文化在里面。我选址前期主要考虑的是这个地方的交通、房租等,包括其他的硬性条件,比如这个地方规划地怎么样、交通怎么样、区位优势如何,主要是在地理位置上考察过。

    在城市和地址的选择上,我觉得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你是服务于高端人群还是低端人群、还是想做一些套餐型的公司?地址的选择和公司定位是有关系的。比如,我要做一些高端的市场北上广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边无论经济还是客户的群体实力都要比二线、三线城市更强一些。

    在公司的地址上,我主要考虑到公司的一些性质,像北京这个城市,很多时候讲究的是圈子文化,比如影视圈是在影视基地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圈子。比如搞艺术的,可能在798他们有着他们的圈子。我们做室内设计的,也有这样的一个圈子,比如搞家具的有搞家具的圈子,所以你要考虑综合的区域优势。

    至于地段,设计公司毕竟输出的是一些脑力劳动和知识、概念的东西,包括一些想法,对设计公司来说,没有所谓的临街商铺,它跟单一的卖产品的公司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地段来讲,我觉得主要是交通方便,客户来你这边比较好找,公司形象识别度比较高,能满足以上几点就是一个比较黄金的地段。不一定在闹市或者写字楼就是好的,有的时候很个性的地方同时也能凸现出你的设计品位,比如说一些艺术区和一些文化产业园都是不错的选择。

    由伟壮:

    我们选择的城市这次是常熟,因为它是一个三线县城,但它的消费基础跟所处的状态,应该在二线城市的范围内,而且城市正在快速发展,有更多的机会。

    公司选址哪些考虑,第一个当然好找,公司选址嘛,第一个要好找,第二个好停车,第三个面积要在500以上,前期做了很多的考察,包括市区店、写字楼、装饰公司一条街,后来选择在山脚下。在城市选择和公司选址方面需要注意和考虑的地方,大概就是第一个,最起码这种行业一线城市肯定不行,二三线城市一定要正在发展阶段的,对于这个市场的需求才能大。第二个,什么样的地段,地段关键一是停车好,第二好找,最起码好找、好停车。公司选址跟城市选择上一定是新兴城市。

    张婷:

    目前在中国山西长治。

    对这个城市的客户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的定位自己的目标客户,为市场10%的高端客户解决问题。

    公司的选址不追求纯粹的商业空间,人们都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商业空间里"压力山大",没有了亲和力,独立别墅,空旷厂房或者农家庭院,在这样的环境里既不商业又有利于创作,亲近客户。

    公司现址,在本地知名楼盘的独立别墅,目标方向在本地标志性建筑内有一处商业展位窗口,便于企业传播推广,提升知名度。

    魏晋安:

    家在唐山地区,我选择的也是唐山地区创业,我的地址在市区中央附近。 我觉得无论是设计行业还是餐饮行业,地址是最重要的,在本地离地方最好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地方靠近。在接待外地设计项目的客户的时候也有一定的优势。

    邵云:

    北京,这里有好的资源可以共享,在文化艺术方面处于前沿。公司没有特意选址,一直呆在比较熟悉的区域,也是长期工作的地方。

    个人觉得地址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你的灵感和工作的激情,就像有的设计公司在比较偏僻的厂房或工厂或公园,前提是你必须做出出类拔萃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业主可以不远万里请国外的优秀设计师做设计的原因。

    曲照军:

    青岛,出生地。我一直做的是设计公司,需要一个适合设计创作的办公地点,环境朴素些、静一些即可,考察过一些别墅群一些LOFT公寓…最早创业时是租了一套别墅作为办公地点。 我当时创业时,没考虑过多,只是想真正的沉下心来做自己的设计作品,可以自由忽略一些商业利益,做过的案子得到了一些甲方的认可,也就一路顺风顺水的做了下来…现在想想,如果选择创业城市,还是应该选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大家对于设计的理解和重视度会高一些,这样有利于设计的发展…至于地点,则看自己的定位了,如果以做设计为主,则不妨考虑静一些的环境,如果是做装饰公司,则需要所谓的黄金地段,门面做的大一些设计特别一些,彰显公司实力和设计能力……

    张磊:

    我在山西省长治市,当时选择在这个城市主要是喜欢这里的环境!现在居然之家建材城内自己做小型工作室(我们公司是房地产公司附属装饰公司,内部分有两个高端工作室),在这里做工作室主要是考虑市场带动和客户量!我个人认为现在是网络运营的时代,对于地段没有特别明确的好与坏,还是最重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甲方看到真实的实力!

    黄斌:

    1999年,在广州创立了璜朝,时隔16年,似乎广州给予我的感觉依然没变,它还是那座有历史的国际大都市,一如既往的深沉与外向,这很符合设计师的品性。作为国际大都市,广州每天都有着数不尽的外来讯息与人才涌入,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创新,吸收新鲜血液。 现公司地址在广州天河林和西,一个公司的选址十分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让公司持续创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地方。

    寒泉:

    哈尔滨。这个城市是我成长的地方。东方的莫斯科,东方的小巴黎,文化之都,音乐之都……这些美誉也赋予了哈尔滨人民别具一格的品味。多元文化,异域情怀,这座移民城市的包容、大气也让室内设计师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公司先前的好多年,为了方便客户,选址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现在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开辟了另一处更为广阔的城市第二中心,新建楼盘更多,更现代化,所以现在公司的地址也随之迁到新的城市中心区域——群力新区。 方便,以客户为中心,方便客户需求。

    东子:

    我喜欢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创业,文化氛围浓郁的都市会有丰富的人文情怀,有历史内涵,能够让人领略其人文风情,这也包括要选择文化气息强烈的地方,就算是茶城,也需被中国的茶文化而衍生出的人文精神而熏陶。

    选址上地理位置固然很重要,首先选择行业集中地段。但也要考虑自身的承担能力。据此来抉择办公环境的氛围,但文化浓郁的地段是营造"黄金"段位的主选方式。  

    王黑龙:

    我已在前面回答了城市选择这个问题。至于公司的选址,我更多地考虑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中心城区,交通方便、配套齐全的地方,这样无论对客户对工作还是对员工都方便些,加上不太爱折腾所以根本一直都呆在中心区,但这不一定对所有设计公司都合适,一个是成本高昂,再一个是空间受限,但对我们来说,总会设法去寻求一个平衡点。

    郭明:

    北京。我觉得北京是作为创业最好的城市,全球的优秀企业在北京都有办事处,机会更多;另外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是一个可以完成梦想的城市。作为设计公司,首先公司的内部设计就要吸引人,就要有韵味,对于客户来说,他在初期洽谈的时候不清楚你的设计能力,但当他看到公司的氛围他就会对你进行一个打分,公司氛围也可以彰显一个公司的能力。目前我们公司选址在通州宋庄,这是最近新兴的文化区域,非常幽静,空气也很新鲜。良好的环境对设计师工作的心情也是有影响的,我做设计就是希望快乐设计,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的思路就开阔,我一般建议员工不要把工作当做麻烦,愁眉苦脸也是工作,喜笑颜开也是工作。当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会积极帮他们解决。

  • 陈子建:

    选择一个公司的类型我觉得得根据自身的经验、要求及规划来选择。我公司是属于居众装饰的分公司,为什么选择居众装饰呢?在创业前的十多年我都是从事室内设计行业,从业经验和居众装饰的创业经营方向比较吻合。而且选择一个体制较完善的高端设计品牌也能促使我更加快速的成长。

    曾国强:

    柏舍励创是一个以合伙人制模式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在这种平台的管理模式下,我们可以很好地将个性与共性资源整合,提供创建一个公司必备的客观条件。对于正在考虑创业的人来说,更多的应该根据自身因素去判断方向,比如,个人的专业所长,以及从业经验等等。

    胡俊峰:

    SXDESIGN是一个专注于商业空间整体策划设计的合伙制设计公司,其它业务几乎不做,也是一个研究型和学习型的设计公司,SXDESIGN每个季度都要研究的课题,每个小组都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这样一个结构,与我来讲,是必然的,在SXDESIGN,署名权和利益,都是和伙伴们共享的,共生共赢,是SXDESIGN公司的重要文化。

    公司到底要以什么形式存在,并没有一定的规矩,根据创业者自己的特性,思考公司的形态,不过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形态,分享利益和分享署名权,都是必须贯彻的,否则你的伙伴就会变成你的竞争对手,或者跑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去。

    李明翰:

    我公司是合伙人制创业的公司,这种公司很单纯,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问题,让我专心于设计这件事上。

    邰举:

    派沃设计是我与另几位合伙人共同创立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组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我觉得公司类型的选择是取决于行业和市场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陈润刚:

    我们东源设计是一家独立创业型公司,公司的发展模式需要循序渐进,有一个发展的良性模式,初期的公司选择独立创业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当公司进一步发展之后,会演变成合伙人机制,再然后成为品牌大公司,进入股份制,走上另一个高度。

    赵志伟:

    我们是设计合伙人的工作室,是个设计公司。当时两个人在创立公司上一拍即合,两个人有很类似的价值取向,大家都很喜欢设计,并且都愿意为设计较劲。这种类型吧优点也很多,如大家能有不同视角看问题往往能打开彼此的思路,缺点吧不能说没有,大家求同存异吧,互相理解包容。 要考虑自己的情况,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建议大家一起来做,如果没有不用勉强。

    黄剑才:

    HSD.(佛山)黄氏设计师事务所由独立经营纯硬装设计变成合伙经营兼顾施工及软装配套,是一个合伙人间资源充分整合,角色最大化,经营多元化转变的过程,这也是由核心伙伴本身决定的事情。设计,施工,软装配套一体到位的模式即是优劣互补的多元配合,工作内容也极具挑战,成可以完美,败也会不清不楚。

    莫棋凯:

    我们凯文设计是一家及设计施工一条龙服务的企业,我们是以专业设计和标准施工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选择做这样的公司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要走差异化路线和专业路线,当今中国装饰公司把大多精力放在营销上面,而我们却反其道而行,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上,我相信只有专业才可能在未来赢得市场。

    刘鑫:

    我的公司现在属于独立创业,我就是创始人兼老板,同时也是设计总监。

    其实是这样的,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很多时候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一味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然后上市。在欧洲没有大型的设计公司,欧洲国家和美国更多的是一些设计工作室,我们听到更多的国外的设计师,不是说他的多大的设计公司,而是这个设计师的知名度。我接触很多意大利、法国、美国的设计师,他们的团队也就十几个人,他们讲究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小做精,但是他们的服务是面向全世界,而且产值不比上市公司的低。所以,我觉得有些中国人在公司类型上,多少会有一些误区,有一些观念需要改变。

    我觉得小规模的设计工作室这种类型挺好,因为无论在市场好还是不好的情况下,公司规模小、盘子小,它更多的时候不容易赚更多的钱,但是同时也不容易出大的问题,对于一个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设计师来说,工作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决定公司类型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公司是一人投资还是合伙制,还是设计公司只是从赚钱、绩效方面来讲,如果你单独想公司合伙人制,是想把公司的设计作为一个品牌的话,更多的时候类型作为股份制更好一些。如果你只是以盈利为目的,更多的时候做一些套餐类型的公司,做一些总公司、分公司集团化的公司可能更适合一些。

    我觉得这个取舍,还是根据老板和CEO自己的想法是而定。比如,你就想做一个闻名世界的设计大师,你就想开一个设计工作室,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组建这样的团队,输出你的思想意识、设计理念,那直接运作就可以了。如果只想赚钱,以经济效益为目的,那更多的时候需要你加盟、连锁或者开发其他的一些城市,北京作为总部或者其他城市作为总部,然后全国各地拉网靠量赚钱,这也是一种方式。取舍主要根据你个人的思想战略。

    由伟壮:

    我们公司是叫独立创业,独立创业是因为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一些核心的价值是其他所有品牌所不具备的。当然这种品牌有一定的弊端,就是所谓的市场的明晰不够大,第二个,体系不够完整,第三个,未来发展的路要比其他类型的设计合伙公司、品牌公司要小。以个人创业的个人思路为主要的观点,其实,考虑的因素并不多,怎么样能在本地城城市快速地得到别人的认可,怎么样能够做好设计为主。这个问题有点欠妥,决定公司类型的时候要考虑。

    张婷:

    公司目前是设计合伙人公司。

    这种类型的公司可以集大家的优势于一体,取长补短,每个人都在个人的领域发挥极致,有共同的目标,针对性更强。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其次才是设计作品,有好的团队,才有可能创作好的作品。 合伙人机制会面临分歧时刻,只要大家明确共同的目标,没有谁是企业的灵魂,只有企业文化才是灵魂,定期沟通汇报思想,解决问题,不断的借助外部的平台提升个人水平。

    魏晋安:

    我属于独立创业人,有CAD绘画人员、有模型创建渲染人员、宣传发布,我主要去挖掘方案指导他们。我相信很多创业人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设计合伙人不是太容易磨合。需要时间。

    邵云:

    合伙人类型,没特意选择,纯粹是机缘巧合,更适合于热爱设计的朋友一起合作。 没做过多考虑,合适的合伙人可遇不可求。

    曲照军:

    独立创业。以设计作品为主,靠实力创造个人品牌。

    利:做得好了知名度提升了未来的市场可以靠品牌效应赢得客户。弊:如果专业不精,文化积淀不深,做出的作品不被市场认可,那设计之路就很难走下去了,甚至会身败名裂…… 如果想做的很大,以商业模式运作,则可以做装饰类公司,做量。如果以设计为主,则可以选择做设计公司,以作品为主,做精。

    张磊:

    我们公司是房地产公司附属装饰公司,在这个公司内部分的两个设计工作室!各工作室由总监单独负责管理,也类似合作模式我觉得这种类型很好,可以给我们足够空间时间做好手上的事情。

    黄斌:

    独立创业,意味着要独自担负起企业的责任,随时准备承受各种可能性的风险,也恰恰因为这种责任感、成功感,给予我极大的精神鼓舞,会促使我更用心的去经营好公司。独立创业比较自由灵活,可以及时、快速地抓住机遇,快速调整,获得更高效的工作效率。

    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我们开始与相关行业及优秀人才以合伙的方式发展事业,大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寒泉:

    独立创业。创自己的品牌,实现自我价值。弊处是需要更多时间,求得客户的认同。 最重要的还是实现心中所想吧,独立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专属"的。

    东子:

    我是独立创业的个人工作室,因为不想盲目扩大自己的力量,而是依据个人喜好为基础原则,而参与设计方案。特点是工作方式自由,做好自己不愁业务,但要创造大额的业绩还是靠团队的支持。

    当然取决于决策者的经营方向和发展思路,要想什么样的设计生活就要选择什么样的设计公司,我不图大,我图快乐,自由自在,进退无碍。

    王黑龙:

    我们公司是实行合伙人制的专业型公司,合伙人之间各有分工,各有所长,能有效避免危机,共同应对挑战,同时,合作带来的快乐往往超过成果本身。当然有时也会产生分歧,好在分歧还不会多到大到影响公司的决策。

    郭明:

    现在公司采用设计合伙人的方式,目前分为三级合伙人。第一级是项目合伙人,第二级是股东合伙人,第三级是员工合伙人。不同级别的合伙人获得的利益不同。就比如股东合伙人吧,我会吸纳优秀的在公司长久的员工成为合伙人,这个合伙人可以获得公司盈利的红利,也是作为公司的领导。

  • 陈子建:

    目前我公司有200员工,集团有2万多员工。分为设计部、业务部、助理部、客服部及工程部五个部门。未来我们会继续扩大规模,立争做到居众集团"100城100店100亿"中的NO.1。 很多设计师都表示维持小规模的公司状态比较合适是因为小公司是个人工作室的变形。便于管理、费用也会更少,个人利润却比例却更高。公司扩张后首先利润比例会变低、管理也会相对复杂。但大公司、大品牌能够承接大项目、能抗风险、利润量化较大等。

    曾国强:

    柏舍励创目前约有150人,旗下四个子品牌包括柏舍设计、本则创意、5+2设计和利奥软装设计。在分配资源方面主要以项目需求为标准,突出子品牌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去完善各种公共资源配套设施建设。这种模式暂时是我们的主要方向。

    胡俊峰:

    SXDESIGN是一个专注于商业空间整体策划设计的设计公司,公司团队除了对设计师的设计专业有所要求,还要求团队对商业运营、管理有所了解,除了设计团队外,还设有一个品牌部,主要负责公司品牌建设,总共不到20人。设计团队以创意总监、设计督导、主创设计师,深化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设计师的工作架构组成。品牌专业化运作、设计精细化管理,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运营原则。

    李明翰:

    设计公司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公司业务的类型,我公司虽然目前规模还不是很大(15人左右)但我们平时很注重团队的培养和成长。作为一个精品设计公司,我们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控制公司规模。因为不想因为盲目的扩张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坚持设计精品的梦想。

    邰举:

    派沃设计现有员工100多人,由设计、市场、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等部门组成。未来会逐步扩大规模,但坚持立足商业空间领域的设计这一点不会改变。

    小规模设计公司相对方便管理,设计师们也比较能专注个人的设计风格。我们派沃设计坚持走专业化路线,一直以公司形式展示良好的设计水平。在逐步的扩大规模的同时,吸收更多好的专业设计师,推动有序、平稳的发展。

    陈润刚:

    东源设计目前有员工二十余人,其实这在设计公司里已经算比较有规模的了,所以我们才最近从繁华地区搬到高新区总部港,因为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我们的团队,也同时可以打造高端设计公司的形象。公司有设计部、工程部、营销部、行政及财务部等工种划分,每位员工都是我们公司的宝贵财产,都是公司发展的奠基者,我们的公司还在不断扩大规模,甚至开始跨行发展。小有小的好处,船小好调头,当发现目前的航向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转身,实现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大也有大的好处,可以形成凝聚力更强的队伍,在攻克某个难点的时候人多力量大。我们的公司扩张不是快速型的,是渐进式的,快速扩张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应该都不会利大于弊,步伐要走得稳才能走得更远。

    赵志伟:

    目前有十几个人。有主案、深化、物料、商务、施工图制作。看似像流水线其实相互之间穿插很多。说到公司规模吧每个创业者都想让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我们目前并不急着扩大自己,先把我们自己这一块做好做精,把基础打牢固了,再考虑以后的事情。可能有点保守。其实有的事保守点不是什么坏事,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可能会更稳妥些。 设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是公司的主创人员又是公司创始人,无论公司的规模的大或者小主创人基本上代表着整个公司的设计水准,所以不能从公司的规模大小来衡量设计水准的高低。有的设计师有经营的天分,有的设计在这方面差点,一般设计师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项目的创作,所以在经营扩张方面思考的少些。小的好处就是每个项目都能亲力亲为能做到很好的把控,其实甲方有时来选择设计也是认可了主创人的设计水准才选择的,公司的快速扩张我刚才前面已经讲过有的设计师有经营的天分有的在这方面弱些,规模大了管理不善了就会出现对项目的质量不能做到全面的把控,项目的水准就会缩水。久而久之会对公司设计的水准有很大的影响,一句话量力而行不可攀比做到自己尽力、不遗憾就行。

    黄剑才:

    HSD.现有固定员工16人,三位合伙人分别负责设计、施工和市场运营三个方向。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及企业的提升需要会慢慢扩大团队。公司也会向更专业化高度化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广佛地区乃至全国有代表性的设计机构之一。小规模公司经营起来压力没那么大,相对自由,生活与工作都可以较轻松,这也是较多设计师想要的状态。设计公司不像传统资本企业那样能快速扩张,其设计项目的市场认可需要时间,大众对设计审美与品质的理解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公司规模的大小不是结果,强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

    莫棋凯:

    小公司从管理和开支是有一定优势,但是无法成为系统和标准的企业,因为系统和标准是需要大量的人和物去支持的,我们凯文现在在国内开设了近三十家公司,当然扩张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所以凯文现在大量的吸收高端人才。

    刘鑫:

    我现在公司有十几个人,我们这边的分工是有做硬装和软装的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下面有设计师、画图的、助理还有一些实习的学徒。未来不准备扩大公司,还是如我上面讲到的,我不赞成一味追求把公司做大做强这个观点。我认为应该做小做精。像日本、欧洲的企业更多的是中小企业,但是国家的GDP更多的靠中小企业来提供的。我觉得通过我们的设计公司把设计做好,同时服务好客户,服务我们的金字塔尖人群、高端人群,这样就够了,也不想太累。马云自己也说真正做那么大的公司,会觉得很累,他还怀念当时做英语老师那段时光。人活一辈子,总共也就那么几十年,也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这是我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我觉得现在有几种类型的人在成立设计公司,一种是市场型的管理人才,他更多的不是讲究设计,而是讲究经济效益,这样的公司,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另外有很多设计师创业开设计公司,他们毕竟骨子里还是设计师的想法,所以更多的时候是想做小、做精,输出和服务的都是一些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

    小公司的好处,我觉得在于它对市场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更强,不像大公司一旦模式成型了以后,市场有什么变化,很难及时调整。

    我觉得公司扩张所带来的利弊分什么样的公司,如果小型的公司盲目扩张,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扩张面临着要雇更多的人,开更多的店,店面租金、人力都是很大的成本。所以,我觉得公司扩张要一步一个脚印,稳当地来还是更好一些。

    由伟壮:

    公司现在现有人员一百,大概设计师有50个,其他的综合服务部门有50个。未来,我们正在扩大公司规模,由个人品牌向公司化品牌在过渡,加盟公司迅速在扩张。三年内,准备在三线城市有6家直营、30家加盟。未来可能会有更长的路,那三年以后再做规划。

    很多设计师都表示维持小规模公司状况比较合适。因为设计师开的公司都带有一定的专业角度,其实设计师开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的缺失,所以,团队相对小,那当然会管理得更好一点。大了以后,尤其是我们从设计师过渡成所谓的老板,有三个思维是不具备的,第一个是市场拓展能力,第二个综合管理能力,第三个财务运营能力是不具备的。小规模公司只具备一个事情,就是事情过来以后把它做好。

    小的好处,在于刚刚说的好管理、易控制、不容易出问题。而公司扩张需要专门的管理团队来进入,需要更多的专业性的人才的渗入,而不可能一个所谓的个人的设计高度决定整个团队的设计高度。

    张婷:

    我公司现在10人,有设计总监,创意总监和软装艺术总监各1人,及设计师2人,绘图员助理3人,商务客服1人,平面设计及品牌推广1人。未来会根据业务发展适当扩大公司规模。 小公司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人员凝聚力强,管理简便。

    快速扩张虽然能够快速占领市场,扩大规模以及品牌知名度。但可能会带来管理混乱,人员可能找不是非常适合的人,企业文化也不能很好有效的传递给新扩员工,就会造成公司软实力的下降,人员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及作用,管理不善也可能会造成资金链紧张,出现财务危机。

    魏晋安:

    公司有有CAD绘画人员、有模型创建渲染人员、宣传发布,慢慢扩展人数。整合客户资源,我觉得不同年龄阶段和公司的大小都有一定的关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公司需要一定的系统模式,很多地方觉得还是不足。只有在事情与实物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在扩张公司的规模。

    邵云:

    大约17人,分方案组,施工图组,机电组。不准备扩大规模,发展规划是求精不求大,以工程最终完成效果为唯一衡量标准,而不是停留在图纸上。

    公司业务量决定公司规模大小,小和大没有严格界限,小公司可以简化一些行政环节,更适合于技术性设计师。公司快速扩张应以质量为前提,个人觉得与高水平的外援合作更适合于设计公司的发展,而不是扩招一些没经验的设计师,与外援合作的前提是必须可以掌控各个环节。

    曲照军:

    不到50人,包括行政接待,主创设计师,各项分工设计师,工地管理指导。未来依旧延续过去的模式,接全国各地的设计订单,梦想每走到一个城市,都有曲照军室内设计的作品。 小规模状态不会牵扯设计师太多精力,自己还是可以搞创作,如果规模很大,势必管理成本也会很高,更需要开拓市场、投入管理精力等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做就很难有时间投精力到设计专业了,名副其实的把设计师变成了boss……

    小的好处是还可以继续做设计,享受设计过程和成就感……

    公司的快速扩张有利有弊。利: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弊:如果管理不专业,盲目发展,则会累人累己、疲惫不堪……

    张磊:

    我们公司现在人员相对比较多一些,只说说装饰部这边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平均坐班的5-8人,外部跟工地和项目的5人左右。公司现在计划改变运作模式主要是扩展市场份额,配合现在大市场所趋成立附属的材料产品跟进部门。

    公司针对市场,做一定的运营调整是好的,只要模式适合,是迟早的问题。

    黄斌:

    目前璜朝的办公人员经过调整后约30人左右,今后不会再去单纯考虑扩大人员规模,如此定位是源自于我们的发展理念"坚持只做最好的设计"。对于设计这个行业而言,人员太多就很难沉下心去把设计做得更好,这不是我们的创业理想,也违背了设计人的初心。

    不扩大人员规模并不意谓我们不去扩大公司的规模,比如目前公司有两个品牌——HDD空间设计与璜朝装饰,两个品牌分类很清楚,我们会让他们各自成长,保持自己所擅长领域的专业度,把"我们只做最好的设计"发展理念贯彻下去。

    寒泉:

    公司现在设总经理室,下设设计部,行政部,业务部,工程部,各司其职吧。未来当然是会扩大公司规模,打算向南推进,在一些城市建立自己的分公司。

    小的好处在于好管理,但是相对的就会业务少,展示自己的机会就会少。怎么说呢,设计师心中都会有梦吧,梦想自己的设计遍地开花,遍结硕果吧。

    东子:

    员工四人,都是效果图绘图员。用网络式的管理方法。不用按时上班,全部利用网络工作,只要按时完成交付的任务就行。因为不想做的太辛苦,也不会扩大规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用心做事,踏实做人。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公司做大做小都因决策者的价值观而定,市场变化莫测,人的思想和能力也是各有不同,顺应需求,与时俱进。

    小的好处在于好管理,但是相对的就会业务少,展示自己的机会就会少。怎么说呢,设计师心中都会有梦吧,梦想自己的设计遍地开花,遍结硕果吧。

    王黑龙:

    我们的规模始终在几十人,一个原因是业务拓展限制,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过多地陷入业务和人事管理而失去做设计的乐趣。

    公司扩张还是不扩张是不同的选项,各个公司的条件和情况都不尽相同,一窝蜂地选择扩张还不如改行做其他更容易扩张的行业。既然你选择了设计,就安心去做好它吧。

    郭明:

    目前我们公司的员工大概有20人,分为设计部,商务行政部,公司的规模是一定会扩大的,因为现在的项目很多。所谓浓缩的就是精华,公司虽然人手少,但是个人能力都很强,我们不需要吃白饭的人,公司如果快速扩张可能就不能保证设计师的质量,良莠不齐的话对一个公司不是好事,我希望我的公司员工都是优秀的,专业的。

  • 陈子建:

    在公司业务类型的确立上,可以根据方向、专业、企业愿景等不同来确定。我们公司是基于深圳市场格局及公司的一个自身条件来定位。我公司一直遵循着"讲诚信服务、做百年老店"的经营方针。目前是以设计加施工为一体,主要以别墅、豪宅及甲级写字楼为主的的装饰设计公司。

    曾国强:

    我们公司有设计及施工一体化的资质,但是现阶段我们只专注于高端设计品牌的设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策划方案、施工指导和软装配饰设计,并积极尝试各种类型的设计领域。在公司的业务确立上,我们会将客户的需求作为设计的标准和依据,但是实际情况还是要依据公司的设计资源、客户群类型等等来区分。

    胡俊峰:

    SXDESIGN专注于智造可持续盈利的商业空间,专注设计,不做施工。十年播种不如十年只种一棵树,在商业空间领域做到最好,这就是我们的定位!专业化,是设计的本质,精细化,是市场的趋势。

    关于定位,我认为首先是聚焦法则,把你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个领域里,做到最好,随后是吸引力法则,你有什么样的业务能力,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客户群。

    李明翰:

    我们坚持只做精品设计,遇到与我们理念不同的客户或项目宁可放弃。目前专注于高端住宅、会所、商业空间的设计门类。我认为只有专注才能专业,才能做出精品项目。

    邰举: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纯设计公司,凭借杰出的设计能力及完善的支持系统,致力于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同时还兼顾营建管理及相关咨询工作。其中专业化的设计服务包括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酒店设计。

    公司定位中高端,近年服务过包括新城地产、苏宁置业、利群集团、盾安集团、保百集团、中商集团、立天唐人集团、陕西大明宫集团、物美集团新华百货、西安大唐西市置业、合肥百大集团、湖南大汉集团、爱家百货、台州商会、闽商协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在公司业务类型的确立上,我觉得市场定位比较重要,因为良好的市场定位,优质的服务,是赢得客户的先决条件。

    陈润刚:

    我们是设计施工一体化型,目前主要的方向是餐厅、商业空间和酒店,会所也做过,高端家装也做过不少,当设计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名声之后,各种设计业务都会找上门来,而资深的室内设计师也不可能说我只会这一两种设计,别的不会了。设计是融会贯通的行业,存在局限性是不适用于设计行业的。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定位中高端设计,普通的家装很少接,因为那个市场现在已经开始陷入价格战的漩涡,多数消费者对设计行业并没有较深的认识,而我们也不想跟别人进行恶性价格战,那样只会降低设计的品质,短期来看也许能有一些客户,但长期来讲,对于公司品牌建设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赵志伟:

    我们是个纯设计公司。主要专注于美容,SPA,水疗方面的空间设计与规划。我觉得行业的发展应该是细分趋势,趋向于专业化。一个公司把精力都投入到一个领域的研究,可以做的更好,更专业,当然,市场也小了,设计范围也狭窄了,但专业能力的要求却会更高。现在我们又成立了软装设计组,这样就能更好的来把控我们的项目的质量了。

    我们以前也是什么类型都做,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SPA的项目,项目也特别大,甲方也很信任我们,我想怎么也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于是就特别投入,投入很多精力、时间同时也投入很多费用到各地去找类似成功的项目去体验和消费,尝试着在消费和投资之间来回转换,尝试着平衡消费和经营之间的矛盾,当时这个项目做的甲方很满意落实的也很好。可能当时整个美容SPA界对环境设计这方面认识不足的原因整个行业内的会所环境水平都不怎么高。所以我们这个项目在当时还有点风靡一时,业主当时很自豪同时也介绍了很多同行的项目。由于做过这样的项目,再做起来有点轻车熟路,对于这个行业的项目服务多了,接触多了,自己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工作之余以及出差或者旅游都会有意无意的去关注它,去关注这方面的资讯,去会所体验和消费,去分析利弊。一晃七八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看当初的这些项目都有点不敢再看了。一个公司一直专注一个行业七八年,说实话真不容易,有很多坚持的成份在里面,当你越了解一个行业越能发现里面的知识不像当初想的那么简单,一个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行业一定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一定不是几个月就能了解清楚的,也一定不是三年两年能认识清楚的。如果想在消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并尝试,在执行中不断完善调整一直形成行之有效、用之可靠的理论体系说实话是非常难的。我想每个人都有体会,当你在一件事情上遇到很大困难的时候往往会羡慕其它事情了,当你在遇到感觉跨不过去的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退却,这些我都有过,但是想想自己的那么多年的坚持放弃了会很不忍心。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现在不都流行专业细分吗,细分的弊端是你少了多接触其它行业和跨界的机会收缩自己的视野,好处是你能做的很精很细一直都做到这个方面的专家。现在看来我的坚持是对的,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当然不能说是最好的,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做设计就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终点。

    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做一个自己熟悉的类型,去坚持去学习去研究会有回报的。当然这些只代表我的观念,如果自己喜欢尝试,多尝试些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多经历不是坏事。

    黄剑才:

    先生存后发展虽是老掉牙的硬道理,但在创业中是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业务类型的确立较多的考虑是:自身优势、市场认可和前景还有资源等几个方面。HSD.(佛山)黄氏设计师事务所是专注于中高端企业产品展示空间,办公总部,私人别墅会所及商业空间的设计、施工及软装陈设配套一体化服务的机构,业务范围灵活且多元。简单、快乐与国际化是我们设计和生活的理念。我们会瞧着这些方向一直走下去......

    莫棋凯:

    我们凯文是设计施工一条龙服务的,但是我们专注高端家装市场,所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高端家装客户的标准和体系,在我们看来术业有专攻,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路线很关键,而不是盲目抄袭。

    刘鑫:

    我们公司主要是以设计为主,施工为辅,施工可做可不做。

    我意大利的老师讲,意大利的设计师很奇怪,他们叫全能设计,DMA,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汽车、家具、室内、服装、产品、珠宝等等的设计几乎无所不能,真正的设计就是这样的,无非就是把平面化的东西立体化,把立体的东西平面化,更多的时候是研究美学的。我觉得对设计师来说,不一定做酒店就不能做家装,做家装就不能做会所,做会所就不能做餐厅,它们都是相通的。像我们公司主要做酒店的软装,会所、餐厅、住宅的一些硬装和软装的设计。

    我们公司的定位主要是做中高端,太低端的我们也做不了,本身我们设计费就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接受我们设计费的客户,相对来说还是有品质、对设计有要求的。我们本身是做豪宅出身的,我们做酒店、会所这方面更擅长一些,就选择了这样的公司。如果选择做低端的话,可能低端的客户对设计不一定那么重视,毕竟资金有限,好的设计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呈现的。 我们一直做高端,既使公司可能会有一两个月没有一个业务的情况,但是我们基本上一年做几个项目就够公司的运营成本了。我觉得实际效果还是挺好的,因为这种小型的公司,做几单就够养活整个公司的职员,这样我们也不至于那么累,有时间还能思考一些别的事情。有的时候盲目地接更多的业务,没有时间思考,对公司来说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关于公司的业务类型,我觉得各个公司有各个公司的标准,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公司的业务主要以设计为主的话,你的设计就应该做好,这就是标准。如果你是一个市场型的设计公司,比如做低端的,更多的是要求满足客户最基本生活需求的设计公司,它可能对设计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可能更多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这样的公司就是尽量为客户做好服务,把工程质量抓好,这样就可以了。

    由伟壮:

    我们是设计、施工一体化公司,我们把它分成专业的设计团队、专业的施工团队两个团队。我们偏重于住宅,走的是住宅专业化路线。我们未来在住宅的专业化路线上,以高端住宅这一块为主要的突破方向,同时兼顾中端产品,低端市场基本放弃了。

    做出这样选择的主要考虑的原因,第一个是高端产品对设计的重视程度更高,设计附加值的体现会更充分。再加上人员的有限,适当地去掉一些综合成本高、综合利润低的市场份额是有必要的。中间我们也做过几次的调整,实际效果非常地显著。

    在公司业务类型的确立上,我觉得是这样的,遵循各公司现有的业务团队或者你的定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自身的品牌定位,包括公司业务的定位是对的,但是没有什么标准和依据,主要是根据各自公司现有的情况,根据所处城市的一个运营情况来实施调整。

    张婷:

    我们已纯设计为主,各方面合适也会做一些施工,主要以住宅设计为主,主要做中高端的客户群体及样板间,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是我们自己积累了很多中高端的客户群体,这样的群体相对见识较多,沟通中容易产生共鸣,能在最终施工完成达到好的效果,影响力较大,从而带动同样群体的客户。这样的选择可能会失去一部分的中低端客户,但总的来说,公司的口碑及品牌影响力在持续不断地更好。

    魏晋安:

    我们主要专注餐饮项目设计方面,只有离本市区进的地方做施工,餐饮行业客源最为客观。

    邵云:

    会偏重于一些类型,不会特定于一种,主要还是根据设计师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不顾兴趣只偏重于市场的话只会丢掉你自己,变成服务型设计师,这是选择领域的唯一标准。 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说设计是否应分类,设计分类有它的优势,但也有很大的弊端,设计更大的意义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要创造一个新环境,甚至定义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有些所谓的专业领域人士只是在此领域做的熟练而已,甚至变成一个熟练工种,设计陷入套路,因循守旧。因此设计必须加入新鲜的血液,比如深圳新机场的建筑设计方,其合作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黄宾虹说过:"做学问从生到熟,做艺术从熟到生"大概是这个意思。

    曲照军:

    不绝对,大型工装类只做设计,不做施工,别墅会所类设计施工一体,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设计……从事设计行业26年了,哪类空间都做过很多,目前更喜欢做别墅、会所、文化空间… 公司是以设计为主的专业公司,只做高端。这个没有刻意考虑过,一直以来接到的设计任务都是高端类的,没有调整过。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可以胜任各类风格的设计,既可以低调奢华、高雅华贵,也可以粗粮细作、凸显设计。

    张磊:

    我们公司应该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不过内部分开各个侧重点。工作室这边是走专业化路线的,在团队里起到带领作用。也有迎合大众的产品部门,整体定位是面向大众化客户的。后期也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在我们运转很不错,也有计划开拓新型营业模式。

    黄斌:

    公司发展初期承接办公、商场、酒店、会所、板房等等各种类型的设计,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专业分工愈细、愈专精,消费者对全方位、多元化「整合性服务」的需求也就愈来愈高!要设计师去同时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设计显然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我们在思考该如何把"做最好的设计"理念贯穿下去。于是决定把业务细分,在2009年集合国内外优秀团队组建HDD空间设计机构,专注为地产商提供各类综合性的设计服务,而璜朝主要是提供办公文化展示类的设计与施工服务,现在回头看当初的决定是很正确的。

    寒泉:

    寒泉专属创意工厂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公司,酒店、会所、餐厅、住宅、商业空间的设计都有涉及。现在主攻中高端设计,因为这样的领域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专属"理念。 公司业务类型,还是要靠掌舵人的定位吧。再综合自己设计师的专长,细化一下。这个也可以是很灵活的,"为有源头活水来"嘛。

    东子:

    是以设计为主,部分设计与施工,因为长期以来都是全国各地的朋友介绍的业务。没有具体的设计倾向,喜欢专业化的设计思路,但市场业务繁杂,只好啥都做,只要做好就好。方向还是中、高端的路线。因为这样收入偏于稳定,工作量可以掌控。很多年了基本都是这样运作的。

    在业务选择上没有什么标准,因为都是各地朋友介绍的设计,只要能满足我们所提供的设计条件,基本都做。范围很广且杂。

    王黑龙:

    黑龙设计已有超过十五年的历史,公司的前十年业务项目覆盖了公共空间设计的几乎所有领域,从餐饮、娱乐、酒店到办公、商业、地产,早年做过的国家电力、中石油、中国电信总部、招商银行总部、北京师范大学都曾获得过很高的评价,近些年,我们的业务更偏向酒店和会所,向着更加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2007年成为希尔顿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境内选择的第一家合作伙伴,并先后与洲际、喜达屋等国际一线酒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些年还与万科、金融街、深国投等进行了许多地产项目的合作。由于我们队伍的专业性和职业化水准,所以在市场的竞争中,总还能从容应对,不会被类型所限。

    郭明:

    现在我们公司正在专注的做餐饮方面的设计,我的目标是做中国餐饮设计行业的NO.1,让投资人想到设计公司就选择悦界。我们目前做的是高端餐饮,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在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尤其在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大环境中,高端餐饮现在是更多人的选择。

  • 陈子建:

    对于人才的问题,我们是以"7分做事、3分自由"、"利益均衡、各取所需"的原则来共同合作。共性的地方有效管理,个性的地方合理发挥。

    曾国强:

    公司处于发展初期,我们更希望的是与员工一起成长。公司会定期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晋升制度,鼓励个性发展,提供所需资源,最终促进共性的稳定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设计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投其所需,提高设计本身的质量。

    胡俊峰:

    当设计师同时作为公司管理者时,就要跳出设计师的角色,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去统观全局。设计公司的管理并不异于其它任何公司,团队协作尤其重要,创意团队同样需要相应的制度去规范才能将设计的各个环节做到合理的把控……

    另外,合伙人机制为设计公司留住优秀人才,有能力的同事就会发展为公司的合伙人。要知道人不是靠画大饼就可以充饥的。

    李明翰:

    我的团队没有刻意的管理。但团队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梦想,大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付出,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挥洒着汗水和青春。

    邰举:

    设计师的世界是多彩的,我们公司有一批非常优秀的设计师,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公司为了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音乐声环绕的办公场地。设有多个会议室,为设计师们随时地讨论提供便利。我们最大程度的尊重设计师,最大限度的激发设计师,这是我们管理设计师的制胜法宝。

    设计公司往往人员流动大,这就会对设计工作的连贯性造成一定困扰,所以我们公司重视每一位同事,定期开展团队活动,还有专人负责员工关系的维护。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有针对地为每位员工制定发展计划,我们称之为"精英计划"。我觉得,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是我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陈润刚:

    我们东源设计的设计师团队都经过甄选或合作之后才加入进来的,他们本身对于东源的品牌都是非常认同的,大家同心协力共同经营这个团队,向心力才是设计机构的发展根基,我们不反对设计师有个性,因为那是设计工作的灵魂,但是个性不能高于集体协作,公司要发展,需要每个人各司其职,在一定程度上收敛个性是必须的,管理方法即是制度与人性相结合,让每个人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

    赵志伟:

    在管理上我是外行,所以我们有专业的管理人才,我负责项目的把控。 在人员管理上,我刚才说了我是外行,在这里我只把我的观念阐述讲一下;你知道的,一个项目的完成是一个团队来协助完成的,团队的人员分配决定了完成项目效率的高低,每个人的水平肯定是高低不等,性格和擅长也不尽相同。我认为要因人而异合理分配,但是也会出现你安排的岗位人家不喜欢,所以我们的岗位分配基本上是我们疏导让员工自己选择,因为员工自己比较了解自己,工作的顺不信心,顺不顺手自己最清楚。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尽可能的放大优点,掩盖缺点。

    黄剑才:

    富于个性,思维多变是设计师的天性,因此,当理想与现实出入较大时,设计人不能任劳任怨,频繁跳槽是较多现象。任人唯才、唯德是HSD.选人的参照标准,同时,我们会按等级职位对号入座,通过实际的工作给每个人进行培养成长,让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某时间内得到晋级;另外,HSD.给予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固定的周集体运动,活动,聚餐是团队能活跃、快乐的源泉。

    莫棋凯:

    凯文企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我们愿意接受有任何"奇能异士",甚至可以为这些人才独立开拓出一个部门,我们对每一位凯文人都如同家人,而不是领导和下级,凯文的晋升机制里就可以让普通员工成为股东的机会,所以我们是在用共同平台共同创业,而不是打工。

    刘鑫:

    我们这边的设计师都是合作机制的,也可以说类似于股东,我们会谈好一个项目下来设计利润上的百分比,这样的话,设计师相当于拥有公司股份一样,所以他的业务量做得越多,可能收入相对也越高,这样能留住人。

    此外,我们这边的设计公司从来没有打卡的,没有朝九晚五的生活,你几点来都可以,但是我们这边有硬性的指标,就是你要把规定的任务完成,没有上班点没有下班点。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请假,公司不忙的时候,都可以。所以,我们这边很灵活的,也没有什么考勤制度。 针对于设计师,我们公司是这样做的,反而有一些条条框框的公司,它的设计师很有个性,可能不愿意在这种公司待很久。

    我觉得设计公司在人员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设计师对客户的服务上,有时候服务跟不上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口碑和形象,我们这边的管理方法是要求他比如到施工的某个节点,前期开工要去一次,木工要去一次,水电去一次,瓦工去一次,完工去一次,后期的服务有专门的人来跟进,这样会更好一些,告诉他每个时间节点这样更好。

    由伟壮: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础,设计师一般都很有个性、思维活跃,怎样留住人才?第一个,我们要有共同的行业价值观,第二个,公司要给他们一定的成长的空间和环境,第三个,他们要进公司平台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出作品、赚到钱,他们才能留下。目前为止,没有特别有效的留下方法,只能大家第一个共同价值观,还是那个话题,有了共同价值观,人的稳定性才会更好一点。 公司管理的理念,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张婷:

    人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企业的用人,我们的理念——宁缺勿乱,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人才,并放到合适的岗位,避免错位与浪费。

    留住人才,一流的的企业靠文化留人,二流的企业靠人留人, 三流的企业靠钱留人 设计师不是一个可以管理的行业,流动性比较大,让企业的员工做一个3——5年的规划,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激发员工的潜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魏晋安:

    对于设计师门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那样能保留人才的长处,取长补短。 设计公司出现的问题就是人员如果管理不到那个会流失,造成流失的因素就是,1:他想学到他要学到的东西,却无法学到,会流失。2:如果不平整对待,设计师会感觉心里不平衡。3:没有单子接,设计师也会容易流失。上善若水,平和心态对待每一位设计师,让他在公司的环境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让自己强大。

    邵云:

    给设计师充分的自由度,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而且要执行到位 人员流动是各个设计公司突出的问题,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而且要执行到位。

    曲照军:

    有章有法有人情,真心相对,坦诚相待,精心打造,努力培养。

    设计公司在人员上的问题:培养人,留住人。

    现在面对的人群是90后的世界了,可以用90后的方式与90后合作,比如删除制度类,改为节操币类,再加上耐心,认可,定位期望值……

    张磊:

    "留住人才"这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重点,设计公司类型有很多不同之处!针对我们公司来说绝对是广纳人才,只要是有能力有思想的,敢想敢做的人,公司会根据他的性格给分配相应的工作类型。给他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设计师,这一个,个性的群体来说,给他们可以发展的空间尤为重要,还有就是融洽的团队!给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定期学习提高给他们做好人生规划。 他们是一群超级向往美好的家伙,他们可能太爱玩,那么就一起玩!作为老板你给他们想要的,他们为什么要跳槽?

    黄斌:

    在我们的理解中,设计人才是和人息息相关,基于对人的细微观察与深刻理解之上,去打动人,去影响人,设计一直是在做和人有关的事情。因此,好的人——适合做设计的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要找到"好"的人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是,其身上需要具备对设计的热情、承受挫折的能力、对团队的忠诚以及可发展性。尽可能多地为人才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减少发展空间上的限制,强调对人的尊重。对个人的尊重之上是对团队的强调,如何将许多有个性、有才华的人团结起来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在讲团队,但是,真正做到凝结一个团队却并不容易。权力和责任首先要非常明确,让每个人非常明确自己在责任的范围内必须做好的事情和可以作出的决定。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更强调共识,一个缺乏共识、必须由某个强制力或角色做出决定的团队注定难以走远,只有大家都达到的某个想法才能推动团队,进而前进。

    寒泉:

    "如家"的管理吧,像对待家人一样,负责任地,引导,帮助,指引好年轻人的方向。允许并吸纳年轻设计师的别具一格,鼓励,给他们信心。

    设计师的灵动,逆反了就会变成燥动。用成熟的,过来人的心对待他们吧。将心比心,年轻人会懂你的。

    东子:  

    以身作则,做人坦诚,做事认真,身先士卒,尽心传授,虚心学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留的自然留,走的定要走。

    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只有任务不考虑身心,只有工作没有传授,是造成不稳定的因素。一张一弛,尽心传授,以身作则。

    王黑龙:

    设计师有个性、思维活跃是创意的根本动力,但我们也会时刻提醒大家,设计终究是要为委托人解决问题的,只能根据项目和空间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任何天马行空、不顾现实条件的所谓创意是不被鼓励的。对公司团队的管理同样如此,强调协作和竞赛,提倡服务精神。

    郭明:

    选择人才其实是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首先我希望在我公司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不希望大家把我当做老板,我更喜欢和大家打成一片,当然首先我自己一定是要做出一些成绩,所谓惺惺相惜,如果我做的很出色,我相信会吸引到更多出色的人来我们这里,当你的公司知名度达到一个程度,我想我们就不需要去招聘了,那时一定会有很多人主动地问询我们公司。

    对于留住人才,我认为一定要让设计师觉得自己有施展的空间,公司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这样是对设计师最大的肯定。我们公司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让员工在公司体验家的感觉也是我的一个追求,我们公司有自己的餐厅,有专门的阿姨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这样也为大家解决了就餐的问题。公司还会为正式员工提供租房补贴,替员工分担一部分压力。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出游,国内,国外都会去。福利非常好,员工自然会选择留下。

  • 陈子建:

    对内对外都秉承服务无极限,对于设计公司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创意、创新、创造"的价值观。管理方面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公司与个人的平衡。应该加强团队建设。

    曾国强:

    在管理方面还是要根据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做出响应,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现在运营设计公司,难点是让设计和公司管理达到平衡,但我们愿意尝试去解决,多去沟通,听取意见,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和艺术创作氛围的营造。

    胡俊峰:

    第一是无为而治,我平时几乎是不管人,只管事,所有的设计都要为甲方创造商业价值,是SXDESIGN遵循的第一设计原则,有效的设计管理,可以帮助你做的有效可控; 第二是专业化人才的引进,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每个项目都由项目经理总体把控,统筹管理;很多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什么都在做,这是设计流程化管理的大忌,无益于增强效率、提高水平; 第三,设计公司的全面品牌管理,其中包括产品品牌、公司品牌和个人品牌。品牌建设是一个慢活,十分重要也是很多设计公司忽略的一环。在信息爆炸的汪洋,我们没有观点,缺乏关键词,如何才能被搜索到?这个很重要,SXDESIGN有一个团队在做这件事情。

    李明翰:

    走专业道路,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到最好。而对于设计公司来讲,留住有梦想的人和寻找对的项目这两点是最重要的。

    邰举:

    我管理公司的心得就是,"无为而治"。在传统的观念中,设计动力靠员工害怕,激励员工靠经理炒鱿鱼、嘲讽和取消特权,这些都是不对的做法。我认为,所以我觉得给员工设立目标非常重要,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而且对公司怀有坚定的信心。他们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真正发自内心地真喜欢自己所做的一切。

    陈润刚:

    管理公司需要制度与人性化结合,不能一味地讲严格遵守制度,也不能放任地松散化管理,这就需要管理者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个人情商。其实就我们东源设计来说,在管理方面并没有遇到太多问题,因为我们从最初的甄别人选上就比较严格,所以入职的员工都是能认同公司文化与管理制度,并较好遵守的。

    公司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加强的建设项目,这是凝聚人心的方式,也是公司需要注入的灵魂。就像一个公园,主题公园的客流量更多。或是一家餐厅,餐厅的主题明确,设计风格有独有的特色,才会吸引到更忠实的顾客群体,也能更让员工认同并拥护。

    赵志伟:

    虽说做好自己的项目,把控好项目的质量让每个项目都做到尽力是公司目标,虽说一个设计公司的设计水准是有主创设计是来决定的。但是完成这些是需要团队来协作完成的,没有每个岗位的兢兢业业也很难落实出有质量的东西,没有每个人的鼎力协助再好的创意都只是空中楼阁,岗位有不同,任务都一样,所以说员工是公司里最重要的。

    我感觉创意的设计上都不应该有问题,但是落实设计的层面好多公司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弱,例如你设计的结构问题,你设计材料工艺问题,你的图纸制作的科学性的问题,你的物料管理和实施的问题,你的管理工地的问题,你和甲方沟通的问题,等等这些看来都和设计关系不大,其实这些都和设计发生密切的联系,就是我前面说设计的管理问题,我们的设计不像纯艺术,艺术家的画笔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把控,而设计设是团队协助关系,就连甲方也是团队里的一份子,所以需要落实把控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配合和把控,都不是设计能掌握的,都需要不同的部门来执行和服务。这些基本上是我们一些工作室共有的弱点。

    就是设计管理学,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科目。

    黄剑才:

    培养公司全体员工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是核心问题,当大家有了来自内心的凝聚力时很多问题就能简单化解决。

    设计理念:

    我们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文化组成形式或历史元素的当代重现方式,倡导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表现手法,重新评估其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不断寻找方法提升质量、降低价格,让大众都能享受到设计精良的建筑空间。我们迷恋于人类的故事而且必须注意严谨、诗意、幽默、伦理、趣味、诚实和想象,必需勤奋地工作,用集体的本领为人们准备最好的礼物,这礼物不是随意而是要与接受者产生共鸣并令人惊奇的空间,当邀请人们进入时,让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场所中感到亲切并且体会到不同的、兴奋的、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幸福。

    团队理念:

    团队就是一所学校,互助学习,共同成长;

    团队就是一支军队,有令必行,行必有效;

    团队就是一个家庭,和谐关爱,努力奋斗。

    价值理念:

    多点思考,多点行动,多点落实,多点总结,多点毅力,

    多点沟通,多点笑容,多点幽默,多点阅读,多点运动。

    莫棋凯:

    凯文的管理比较随性,我们喜欢用研讨会的形式管理公司,我们会将最近的问题综合讨论,也会听取和接受所有的员工意见,在凯文不是一言堂的企业,我们是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企业的。

    刘鑫:

    设计师要的就是自由,那就给他充分的自由,这就是我管理的经验。更多的时候,公司管理得太紧了,反而会抑制设计师的灵感和思想的迸发。设计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设计公司的人员思维开阔、见多识广,更多的时候应该带他们去外面看一看,走一走,拍个照片给他们看或带他们去一些酒店、会所、别墅看一看都挺好。像我们这边公司的人,基本上我们碰客户的话,去工地也好去现场也好,我们都是带设计公司的人一起去,这样的话,能看到他们现场的情况还有周边的情况,让公司的员工更好地了解这些,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公司管理上,我觉得最困难的可能是一些人员的管理。因为毕竟我是企业的老板,有的时候面临更多的财务等事情,管理更麻烦,所以,我这边是找运营总监来管理公司的事务,这样会更好。所以,公司找一个运营总监管理方方面面的杂事,可能会好一些。

    由伟壮:

    设计公司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更专业的人性化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设计公司来说。

    设计公司的管理,对于人的管理是最为困难的。当然,虽然公司体系化的放大,应该加强公司管理里面的制度建立,靠机制去管理十分有必要。

    张婷:

    让我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有家的感觉,挣到合理报酬的同时,可以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家庭。

    所谓管理: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魏晋安:

    大家一同把工作做好,团队齐心最重要。

    最为困难的时候就是,在事情很多的时候手忙搅乱,人员不够。还是要多家适当安排,和人员增进沟通。

    邵云:

    大家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因共同的兴趣而走到一起,对热爱设计的朋友来说,大家因共同创造出满意的作品而拥有成就感,并有丰厚的物质回报尤其重要。

    设计公司的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密不可分,大家拥有相同的设计理念比较难 。应尊重各个设计师的想法,但要达到相同的高度。必须加强公司梯队建设。

    曲照军:

    有指导有要求…忙的时候,大家全力以赴,不忙的时候可以懒散休闲……团队的专业水准、责任心、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

    在设计公司的管理上,培养人员,留住人员最为困难。忙碌的同时挤出时间来多沟通,多关心、多提高大家的专业水准……

    张磊:

    设计公司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员的思路与眼界的提高!核心力量的巩固。

    黄斌:

    团队管理行成"上上细胞管理", 摆脱大方阵、标准化、工厂化整体推进的传统模式,采用符合创新产业发展、先进高效的"上上细胞管理"理念,根据项目类别不同划分出多个独立设计所,各团队自治,相互竞争、学习,激活每个细胞,有能力的团队总会不断上上,培养出一群真正有能力的"龙",从而消除了大多设计公司都以一个人为核心,阻碍公司前行的发展模式。

    寒泉:

    "家"的理念,引导员工们,不止以公司为家,还要把客户的家当作自己的家来对待。彼此信任,这一点特别重要,让员工放心,让客户放心,才会让自己安心。

    落实制度。制度制订容易,落实难。应该更多加强公司的制度建设,继而是制度的落实。

    东子: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尊重劳动,爱惜健康。快乐最重要。

    工作完成的质量,加强员工的自身修养与技能提高。

    王黑龙:   

    无为和自治,这对于其他公司可能是不可复制的,我觉得公司员工与公司的共同成长非常重要,所以经常会有各种研讨、交流和培训,也有宽松的奖惩机制。以项目为主体管理目标,大局严格把控,过程则较放松甚至有点小乱,乱中又常冒出新想法,这可能是设计公司特有的吧。

    郭明:

    对于公司的管理我也在不断进行创新,现在我们采用的就是吸纳合伙人的方式来鼓励员工工作的热情,任何表现好的员工都可以成为我们公司的股东,让他们感觉到工作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公司不只是我的,也是他们的。所以说热情其实对设计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只要你有热情,有能力,有平台我觉得任何人只要坚持都会取得成绩。

  • 陈子建:

    公司主要是以网络加上传统的方式进行推广。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品牌能够起到一个广而告之的作用,诚信品质是公司品牌的保障。一定得避免"虚假、虚无、吹嘘"这种不良风气。从而得民心者得天下。

    曾国强:

    我们公司的品牌特征还在形成过程中,前期主要将精力集中于总品牌文化的推广,提高公众认可度,同时推出子品牌,公司下设宣传部针对公司当前状况制定相对应的宣传方案。在推广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方向,认清公司现在的处境,对于达到宣传目的是很重要的。

    胡俊峰:

    品牌就是你的名字,也是你的价值主张,没有品牌的公司就好比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2008年的成都尚无任何专业从事的商业空间设计公司,甚至没有商业空间设计这个词,可以说这个市场是我艰苦经营培养起来的。多年来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品牌建设、社会媒体、行业组织等渠道,不断传递商业空间设计的观点和信息,形成公司精准的市场定位,如今,在成都只要说到商业空间设计,大家就会第一个想到SXDESIGN,至少会约我喝一下茶,这已经非常好了;所以,品牌对于一个设计公司,乃至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的品牌化运作和一般的商业行为不同,不仅仅是一买一卖的过程。你需要有观点、有主张、要专注。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就是时间,晚做不如早做,时间的积累本身就是增值的过程。设计师做定位,做品牌,一定是个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过程。

    李明翰:

    现在是个信息的时代,宣传推广很重要。我们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目前为止都没有做什么宣传推广活动(说起这点很惭愧)。我们业务的来源都是靠项目的延伸和影响找来的,今后会在这方面进行专门的考虑。

    邰举:

    派沃设计的品牌定义是"专业+创新"。作为设计公司,我们秉持专业的态度,坚持创新。我们看到,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始终坚持自己的品牌诉求与表现,最终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们要吸取它们成功的经验,在品牌推广上紧跟市场节奏,目前微博、微信、展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推广过程中,我们搜集大量的专业资料,以专业平台分享给大家,不仅传递了信息,也增强了我们公司的认知度。虽然只是简单的诉求和表现方式,但只要长期坚持,我相信一定能取得强大的品牌推广力度。

    陈润刚:

    品牌建设推广不光是设计公司,现如今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当别人都在卖力吆喝的同时,你默默无闻地坐等客户上门,那是行不通的。品牌营销是每一家公司,每一个行业都应该进行并永远持续下去的工作。推广技巧则是需要有各自的特色,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做更高的曝光度,把推广工作的基础做好。营销推广不是一个立杆见影的工作,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有通过长期的投入并坚持,才会产生效果,而且这个效果一旦开始发生质变,就是公司长久的经营保障。推广工作不可能多快好省,又不花钱又不出力还想有效果,传销也干不出来,企业经营者还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打开营销的思路才能有所建树。

    而推广的过程当中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把别人的作品或工程拿来说是自己做的,这样一定会为将来埋下隐患,做好客户关注的内容才是核心,而这则需要稳定的团队,持续的坚持才会有效果。

    赵志伟

    就是把握好每个项目的质量,做到当时的最好,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名片; 有时间的话多参加些行业活动和比赛,有不错的案子要多多配合媒体做些宣传和推广,就像现在我们的访谈。好的理念好的案子本身就需要分享。分享经验分享设计。分享也是一类传播。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句老话,是我们老辈反复校正又久经验证的经验,我们不可忽略,虽说现在是互联网和信息大数据时代但是那句老话也不可忘。品牌的推广也可以理解成是设计的交流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分析到你的经验和理念,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把你真实的东西展示给人家,让人家能真实的了解你的情况和水准。如果过于夸大人家对你的期望值高了,你反过来没做到,那样会影响到你的信誉。

    黄剑才

    我们目前除了项目树立的形象之外很少做品牌推广,暂时也称不上设计品牌公司,也许正是缺少营销和推广的原因而不是项目实现后的优秀与否。品牌推广对于设计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知,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非常感谢给予肯定与支持的各界亲朋好友们。

    莫棋凯:

    树立品牌我们只有一条,就是给客户二次消费的理由,回头客是我们唯一的考核标准。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以踏实向前。

    刘鑫:

    我的公司品牌的确立,就是以我们公司与约哈斯设计机构为这样的品牌特征,然后确立这个品牌,我们查了很多相关的文献,确立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推广主要是做一些好的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通过一些网友的点击和互动,让他们知道是我们这个公司出品的。还有一些微信的推广,通过微信的公众帐号定期给大家分享一些好看的、漂亮的设计。

    我觉得品牌推广对设计公司是很重要的。技巧方面,我们公司主要是推广一些好的案例。任性地砸广告我觉得不一定效果会很好,这样会引起大家的反感。所以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分享一些好的案例,大家知道你这个案例是从你这来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在品牌推广过程中我觉得更多的时候不要做一些垃圾的广告,比如说某某某什么推广,需要花钱推广的,但是它像病毒一样,无论你打开什么网页都蹦出来某某专业公司,这样是很讨厌的。

    由伟壮:

    任何的公司都需要品牌化运作,这个应该你们比我清楚,网站就那些东西了。一个品牌对于一个设计公司来说非常重。

    张婷:

    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设计作品的品质保证和推广;设计作品的品质是企业生存及品牌树立必须的内功,在作品品质过硬的前提下,各种形式的推广可以快速提升企业名气。 其次,好的服务,超预期服务及信誉;客户买的不仅仅是设计及施工,顾客买的更是服务,是态度,是舒心。客户以后在宣传中会启动一个良性的循环和口碑。

    品牌不仅仅是公司形象,更是公司一种长远和全面的经营策略。

    魏晋安:

    网站发布,客户维护,我觉得这两方面是最为主要的。主要是公司的信誉度,与设计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和后期工作。

    邵云:

    目前是空白。

    设计公司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那是你区别于别人的标志,对于自己不适合的风格要学会拒绝,一味妥协只能丢掉自己。

    曲照军:

    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个设计案例。

    专业做好了,自然有媒体关注,有人无意识的宣传推广了,我公司也有自己的微官网和微信平台。

    知名度高,被认可度高,自然会有订单,我自创业以来,一直没有过营销部门,全国业务一直有赠无减……

    把自己的优秀作品通过各种媒介发布出去,可以机会多些,但最主要的还是靠专业的认可度,甲方认可了,自然会宣传,媒体认可了自然会推广,大众认可了自然会分享出去……真实,不用弄虚作假。

    张磊:

    我认为好的东西是真实摆在面前的,甲方,能看得到的,最真实。所以品牌就是做好自己让客户找上门。

    黄斌:

    我们的理念:坚持只做最好的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不单单是指外型上的美观,更多地是结合生活、融合生活。我们以客户为主观视角出发,理解客户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从何着手研究、分析,而在这个过程里,设计师的创作细胞也在不断膨胀。 好的品牌需要推广,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品牌营销已成趋势。宣传公司品牌的同时,要想到这个品牌能给到他们什么,能传递什么,所分享的能不能吸引他们?这些都是必须思考的。当然,我们推广品牌最重要的一点:勿忘初心,"坚持只做最好的设计"。

    寒泉:

    把"专属"的理念深植人心,这也是我们公司的品牌特征。

    客户的口口相传,业内外人脉的支持,日臻成熟的网络推广,这些都是我们公司能够蓬勃发展的法宝。

    东子:

    传递专业,传递快乐。在各行业媒体进行适度宣传及圈内活动积极参与。

    广而告之是营销的手段之一。多关注行业网站,积极参加圈内活动。不要过于吹嘘自己的设计能力,踏实做事才是根本。

    王黑龙:

    这个仍在学习和探索中,这个问题我恐怕得更多地向年轻一代设计师请教。

    郭明:

    目前我们利用微信以及百度推广来进行品牌的营销。在公司成立初期品牌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它更容易被大家所熟知,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它是专业做设计的,尤其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很多人获得信息的方法都是通过网络。但当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口口相传也许是公司被熟知的另一种方法,当你做一个品牌被大众认可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都会主动打电话来咨询的。

  • 陈子建:

    刚开始创业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业务团队,我们有好东西还需要知道怎么卖,怎么才让能客户熟悉我们。刚开始的来单渠道主要靠帮带。主要还是得坚持不放弃,慢慢开拓业务团队,慢慢积累和挖掘其它的渠道来一步步的扩大市场。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恒心,而且还得会创新,才能够顺利渡过创业中的艰难时刻。

    曾国强:

    每个人在创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管理经验上的欠缺、业务方向的准确把握、以及推广渠道的选择等等。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心态,冷静去分析当前的形式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说遇到一点小挫折就退缩,要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

    胡俊峰:

    最困难的就是自我定位!创业初期,我是"拼命三郎",酒店、会所、餐厅什么项目类型都做,在行内算是小有知名度。本来也信心满满,感受到了前途的光明。有一次在参评大赛中的活动现场接受访问时被问到,"请问你们公司主要做什么的?"我语塞,从那时起,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所以,我一直在努力"解答"这个问题,其中经历了定位阶段的各种艰辛,包括经济上的短缺,同行的质疑,技术性的难题等等……但时至今日,我知道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

    李明翰:

    创业初期一定会遇到困难,成长就是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要想的是如何来解决它,而不是去逃避,甚至于打退堂鼓。

    邰举:

    创业初期,会遭遇各个方面的挫折和打击,尤其是他人的各种非议。等公司壮大了,就要涉及到员工招聘和培养的问题。每招聘一名员工,就承担了一分责任,这一类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创业过程中的阶段性成就,就像鲜花一样,容易"迷惑"人的双眼。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随着公司的发展,项目也随之而来,在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时候,我们的同事们不计个人得失,频繁加班、奔波,甚至通宵达旦只为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这让我非常感动,可以说,这也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陈润刚:

    相信每一家设计公司或装饰公司都遇到结款上的难题,我们也不例外,每当遇到这种问题也只能通过自己的诚意和耐心去逐步解决。经营企业的压力任何创业者都会有,只要做足事先准备工作,在遇到问题时认真分解分析,逐步化解,自然会平稳渡过,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做企业也是一样,有起有落才叫精彩。稳住心态,踏稳脚跟,自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赵志伟:

    业务的困难,人员的困难,项目落实的困难等等,最重要的还有生存的困难,我想是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的,只要创业就会有遇到困难。这属于是考验创业者的定力,检验创业者是否成熟的入场券。

    大小困难也不少,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刻,我记得是6月份当时手头里有几个小项目同时在做,突然又有一个很大项目给了我们回复,当时的情况很难同时消化这些,同时开展这些项目说实话有点难度。于是我就找了外围的设计师来帮助消化些小项目,外围你应该懂的,就是兼职的,当时感觉时间都基本上来得及,自己的安排和沟通应该都没有问题,可外围设计给我交了提案时,我完全蒙了,当时想第一次合作难免有需要磨合时间,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沟通,我感觉应该沟通的很充分了,但是当二次提交给我东西时,和我想要的东西差距还是很大,但是已经临近给甲方汇报设计成果的时间了,这些东西我是不能拿出去的,但是修改起来吧难度也很大,全部推翻重新开始吧又没有什么时间了,自己手头里的项目也面临近提案了,当时很着急,再三考虑还是我亲自接着重新开始,可越着急越没有思路。面前没有一个可以突破自己让你豁然开朗的突破口。我尝试各种办法让自己静下来效果都不理想,于是我就去会所里做个体验尝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静下来。在体验的过程中给了我平静,给了我突破自己的思路,连夜赶着制作,有惊无险终于熬过去了。因此我突破瓶颈的法宝就是走出去旅游或者走出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总能带给你意想不到收获。

    最大的艰难应该是没业务吧,前期创业的时候大多数都能遇到,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下身价生存最重要,要学会灵活应对,但是一定要保证质量,坚持和相信自己是创业者的生存关键,没有业务的时候可以出去走走,在旅途中释放自己,在闲暇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黄剑才:

    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项目在设计之中,当时设计只有两个人,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坚持了近半年时间,除了不分昼夜地做项目基本没多一点时间与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两个人密切配合深度投入工作的状态是一直难以忘掉的事。也许有人认为设计师创业除了时间之外不需要太多成本,其实,当业务量、速度和效益出现时间差时经营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最起码需要资本聘请设计人员来解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项目的品质、效益和经营成本协调到最合适的状态,而且时刻不要忘记跟时间赛跑。此外,除了工作,能每天抽出时间来学习是一直坚持的事情,这也是不断进步的源泉。

    莫棋凯:

    说实话,其实只要选择了创业,就注定了天天都会有困难,每一次的困难都会让你难忘,因为每一次的解决都会给你进步,做为创业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一直坚持!!!

    刘鑫:

    我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来自各方面,比如说资金的压力、客户服务的不满意等等。最难忘的,就是有一个项目施工的人员出了一些问题,导致客户很不高兴,我们这边积极地协调,重新又派了新的项目经理最终度过了这个难关。

    我觉得有的时候用人一定要看好,首先要看到他的思想品德,道德上是否过关。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人是给了钱不办事的,或者给了钱服务跟不上,这样就不好。所以,看人更应该准确一些。比起其他,看人的道德品性更关键,人品没有问题的人才值得留下。

    我觉得创业和打工完全是两种心态,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比如说过年回家,公司由于冬天特别冷,暖气冻爆了,导致了公司三层二层一层全被水泡了,后面房东打电话才知道,导致公司损失了很多钱,相当于天灾人祸,什么样的事情都有。我们这边后期在安全这方面又加强了一些防范,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一堂课,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既然作为公司的法人,就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大家和公司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由伟壮:

    创业过程中,我觉得每个阶段都很困难,所以难忘的也谈不上,扎扎实实干,你知道自己在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然后不断地放大、不断地坚持,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去积极应对,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任何时间段都会有困难出现,只不过每个阶段出现的困难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最难忘的,每天积极面对它就可以。

    创业阶段的压力和缺失都很正常,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以平常心对待所有的压力和状态。我们每天就是平常心,没有什么的,有压力就要有平常心,你过分地计较了,反而适得其反。

    张婷:

    在我看来困境等同于机遇,遇到问题敢于直面、解决最重要。

    在设计中我们经常遇到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不能被客户理解,接受,单纯的从金钱的角度衡量,让我们很困惑。

    解决的办法只有让客户看到作品的真正意义和我们所提供的附加服务,得到客户的承认。

    魏晋安:

    困难是一定有的,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智者见智,用平静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和面临的压力吧。

    邵云:

    设计是终身学习的过程,有时候过多项目的同时叠加是最痛苦的,提高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从没有以创业为目的,只是在从事一个喜欢的工作,自然而然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无所谓艰难不艰难。

    曲照军:

    不懂管理。团队成员每天在办公室不知所措,我每天在外面上蹿下跳,忙的不亦乐乎…… 借力避短,用擅长的人做其擅长的事。

    我依然静下心来做我的设计师,至于管理,用擅长的人去做。

    团队中的新人专业知识不够,帮助他们提高的过程。针对问题,耐心的帮助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已淡然的心态去工作,做好自己的设计,对结果不强求。对不足和缺失要经常总结、随时改正,正视不足,努力完善。

    张磊:

    创业中可能会遇到茫然期,没有方向感!我的方法就是外出学习结实一些新的朋友,在了解与聊天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时和朋友聊天喝茶,看似很复杂的问题一句话就依然解决了。

    黄斌:

    我们很幸运的在每一次市场变化前就已经做好了相应的业务调整,暂时还没有遇到很大的困难,我想只有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才是预防风险的最好办法。

      
    东子:

    没有业务,精心修正心态,努力修养技能,积极结交新朋老友。

     

    创业艰难百战多,越是艰险越向前。选择了就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是胜利的基础之一。

    王黑龙:

    我从来都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压力比较迟钝,对于遇到过的困难好像也没有什么记忆,或者说记忆总是美好的,包括在早期资讯短缺,没有合理的设计时间和费用,经常要为独立思想、伸张理念困惑的时代。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一切都在向有利于创意者的方向发展,虽然当下的年轻设计师也会遇到其他的种种问题,但学会自我调整和积极应对仍是根本的。

    郭明:

    作为一个盈利性的公司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没有项目,这个公司并不只是我的,我作为老板我要给底下的员工发工资,我要每年带大家出去旅游,要给大家提供良好的培训,这些都是需要钱。还好在我创业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很大的困难,最近几年我们接的项目一直很多,我们的设计也被更多人认可,现在的担心倒是项目太多,设计师人手不够。

  • 陈子建:

    创业的话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得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遇到问题得大胆的面对;做事就得务实高效;而且得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曾国强: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谈不上成功,毕竟我们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只是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对自己明确的分析和定位,针对性地制定了适合我们公司发展的路线,同时我们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彼此包容。当然,我们也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正是我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的,虽然初出茅庐,却有着很难得的对于设计的热情,但要有毅力和恒心去完成一件事,要学会随机应变。成功之路不平坦,时刻准备着,才能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机遇和挑战。

    胡俊峰:

    设计师创业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很难忘记"设计师"的身份去专心"创业"。设计师大部分都是艺术家气息十足,懂技术的人多,懂"江湖"的人少,而恰恰超凡的专业和熟悉江湖缺一不可!年轻的设计师创业,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知道设计仅仅是整个商业行为和公司运营的其中一个环节,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要把设计看做工具,而不是目的!

    李明翰:

    对于成功的定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我想说的是,对于年轻的设计师,勇于尝试新事物,不贪图安逸,经历了风雨之后就一定会见到彩虹。

    邰举:

    我通过创业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悟。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收获成功的喜悦。每每看到我们的设计商业项目成功开业并赢得关注和好口碑时,那种自豪感、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良好的技术支持、丰富的客户资源、一定的资金储备、专业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客户服务都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年轻的设计创业者,我想分享的就是:一个成功的公司必须拥有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快速的市场反应和勇于创新的理念。

    陈润刚:

    创业这个事情永远没有成功可言,多大的公司也有濒危将倒的风险,君不见柯达诺基亚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日落西山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规划好发展目标,尽力安排并做好眼前的工作,看准方向,走稳脚下。

    经营企业自然能收获更多的从业经验,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吸收了许多公司发展的人材。经营企业做的是一个大家共同发展的事情,钱也许重要,但参与进来的每个人都得到了发展,有一个事业上的共同契机,这才是更重要的,生命的意义不外乎如此。拯救世界我们做不了,那样的生活目标对我们太遥远,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每一位东源的员工能够幸福安康地生活,能够有一份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能够在这个行业里走出与众不同的道路,就足矣了。

    赵志伟:

    首先我声明我不能算成功,只能是小有成就。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诠释也不尽相同。

    成功的原因里不全是努力,但是不努力一定会远离成功。

    成功的原因里也不全是坚持,但不坚持也一定会远离成功。

    成功的原因很多有机遇,有地理、有人等等,但是你没有牢固的基础任何机遇。

    和机会也很难抓住,所以说打铁还需功夫硬,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是缺一不可。

    在创业的路上遇到过感觉要过不去困难也收获了雨过天晴后的彩虹,一路走来,有苦有甜,付出了艰辛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最重要的我认为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收获了自己的信心。

    创业有风险开始请谨慎哦,开个玩笑了,建议想要创业的同仁们想做就开始吧,没有绝对的准备好也没有绝对的好时机,关键是行动。在行动中调整自己,船小好调头嘛,灵活应变适应环境,最后一个词就是坚持,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信心,坚持自己的判断。其实即使没有收获成功至少可以收获经历。

    黄剑才:

    能走到现在,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核心人的抗压毅力和一颗坚持追求专业态度的心。创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有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创业不宜过早,前方还有很多未知等你花较多时间去探索;创业是第二个家庭,自己是家长,同事们都是自己的孩子,需要关顾;创业是一条路,有起点也会有终点,需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因为每个人都在路上……

    莫棋凯:

    不要盲目的选择,也不要盲目的放弃。创业不是打工,我们选择创业是因为这是我们的事业,而不是工作。

    刘鑫:

    创业的设计师确实很多,很多设计师觉得自己设计得不错,在公司也有很多固定的客户,就自己开公司了。但是,在我身边有很多的设计师都倒下了,我觉得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只是把握了眼前的客户,依然有很多客户是没有服务好,没有通过营销带来更多的客户。还有,创业会分散你很多的精力,创业是很累的,我创业初期每天的工作至少14个小时以上,因为有很多时间是在处理公司各种各样的问题,基本上晚上12点之前都没有回过家。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做好创业,你就要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企业,创业更多的是要坚持,有的时候你坚持一下就成功了,有的时候遇到难处了,没有坚持没有挺过去,就倒下了。

    我觉得我成功主要是依靠了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可能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大后天就更美好了,这是马云说的,告诉我们创业的人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瓶颈,这是我创业主要的依靠,主要是坚持。

    我觉得我创业的心态和很多人不太一样,我收获更多的是一些荣誉、地位,包括收获了很多的客户还有更多的团队,我们在一起创业有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我觉得设计师有很多种,有些人真的就不适合创业,有的人不属于管理型、综合型的人才,设计师创业必须要有综合性的能力,无论是设计、管理、沟通、人员配置、人员构架方面,还是组建团队时对人的一些品德的观察,这些都很重要。设计师要做好创业,必须要加强综合实力,不一定你设计能力很强就适合创业,创业有时候考核的是你的综合实力。

    由伟壮:

    坚持。第一目标,创业成功主要依靠你有一个合理的目标,第二,你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你要坚持。通过创业收获的是快乐,也是生活的一种价值体现、行业价值感,增加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一种信心。

    年轻创业的人,只要你有一颗不死的心,有自己充分的目标,又知道自己所处的专业的优势,你又能充分接纳自己失败后的境况,我觉得有必要去试一下,年轻嘛需要试试,试一下可能就成长了,不试肯定是成不了的。大概就这些东西吧。

    张婷:

    经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就差一步坚持不了的人比比皆是,想要成功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让自己得到承认,足矣!

    魏晋安:

    作品=文化+意境+品味=人品+产品

    个人建议:还是要做好以上几点和资源,才是创业的首选必备。

    邵云:

    只是一种工作习惯,无所谓成功与否。从事喜欢的工作还有人满足你的物质生活,最大的收获。

    不要考虑成功与否,工作就是一种生活习惯。

    曲照军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美誉度。

    基本可以还原自己的设计作品。作品也遍及很多城市。多年来抛洒了辛勤的汗水,终于收获了诸多的喜悦。

    在喧嚣且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多沉淀自己,把设计学习放在第一位,眼光放远一点,尽可能的不被眼前利益左右……

    张磊

    首先我现在还在创业的阶段,没到成功这一步。在这个刚刚起步的过程中确实收获很多,事情都会有做的好与不好的,但是遇到任何问题想办法突破与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说,只要选择了就坚持。想尽一切办法做到更好。

    对于年轻的设计师朋友们希望完善自己,在现在这个不可思议的时代,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的就有可能成功。如果真的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错,就去试一试。

    黄斌:

    于我而言,不能说就已经创业成功了。自99年开创璜朝以来,始终有个信念:坚持做最好的设计。一晃十几年,我们还在创业,还在学习,还在成长,还在设计的道路上继续追求。 当下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年轻设计师而言是个很大的机遇,如果真要给建议的话,我希望他们不要一味地追求成功的速度,学会沉淀自己,学会抬抬头看一眼自己决心要走的路。

    寒泉:

    一撇一捺,互相支撑才会成为一个"人"字。要做成事,先要做成人。通过创业,我收获的更多是人心吧。

    年轻人——站直了,别趴下。

    东子:

    加强自身技能,广学多门类知识,选择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善变--永远不变的追求就是"变"。

    创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看清自我,不抛弃,不放弃。

    王黑龙:

     我不认为自己已获得成功,应该还在路上,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许,对于真正的创意者来说,成功始终是一个身外的东西,关键在于创意过程的乐趣,在于探索和寻求可能性的兴奋感和最终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最关键你还能快乐地往前走,所以,我对年轻的设计师努力做到不责备和不建议。

     
    郭明:

    我觉得不同的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都不同,对我来说,成功就是被更多人认可,认可我的设计理念,认可我的设计风格。在创业的过程中我觉得坚持应该最重要的,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设计师,所以创业的过程也算是我完成梦想的过程。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对年轻的设计师的一个建议就是珍惜机会,远离浮躁。踏实做事,踏实做人,不管从事任何行业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当然更多的是不要怕吃苦。

12345

 

自室内设计行业出现以来,室内设计师自主创业的指数日趋增长。创业之艰辛,是不可避免的。然,即便埋头苦耘,天道亦未必酬勤。在创业之中,遇到困难和难题,如何走,怎样走?品牌加盟、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一体化、设计合伙人,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听成功者之言,借鉴成功的典范,但不拘泥照搬,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之路方是上上策。

策划出品:中装新网专题策划:刘娜静采访:丁艳艳 施志诚 曹旭 姚倩 逯亚荣专题设计:李佳阳 任璐专题制作:邱继敏